社会科学中的层级问题探析
本文关键词:社会科学中的层级问题探析
【摘要】:关于社会科学中层级问题的研究在当今国内学界还属于前沿研究,是复杂性科学系统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门学科。层级是在等级规范界定标准下的组织系统体系规范性性质的一种类型,完全或部分受制于权力、影响力和控制力三个因素。层级结构普遍存在于科学组织、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等整体系统之中。研究层级体系,就是因为它是许多的复杂性系统的核心问题。我们知道,复杂性系统很难被界定,而且这个概念还很难被应用到如自然语言、生态系统、经济体系或城市区域等各种形式多样的领域范围之内。在各个复杂的系统内部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简单的组成部分,但是他们却始终是呈现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整体的形式,我们也很难预测这些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详细状况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层级概念的探讨分析过程中,寻求出一种对社会科学中的层级的一般性的解释的可能。虽然复杂性理论对各个科学领域所造成的冲击目前还难以估量,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复杂性科学在研究方法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复杂性科学带来的首先是一场方法论或者思维方式的变革。将复杂性放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大框架下进行研究,进而对社会科学中的层级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析,在复杂性必然是从简单性进化而来的世界中,复杂系统是层级结构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是多个学科领域的大师,他对复杂系统的研究有极为重要的贡献。他早在1962年就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复杂性的构造:层级系统》,他在文章中提出了两个主题思想:一是以表匠寓言的方式提出了“稳定的中间状态”概念,二是提出了“相互作用强度”和相互作用的“频率动态过程”等概念,全文以稳定的中间状态和相互作用为基本概念,提出了“层级理论”(theory of hierarchy)普遍适用于物质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层级结构。①本文立足于对现代复杂性科学的哲学思考和社会科学现状的考察,试图使用一种新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即跨层级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的要点包括:对人类社会、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层级结构和社会系统的复杂性等概念的新理解;对经典或传统的社会科学方法的困境及其根本原因给予新的解释;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变革的方向和出路。
【关键词】:社会科学 复杂性科学 层级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1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导言12-16
- 第一章 社会科学中层级的表现16-25
- 1.1 社会科学中层级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16-17
- 1.1.1 20世纪前社会中层级问题的研究16-17
- 1.1.2 20世纪后社会中层级问题的研究17
- 1.2 复杂性科学与社会科学17-19
- 1.2.1 复杂性问题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18
- 1.2.2 复杂性问题研究对社会科学的推动作用18-19
- 1.3 层级与层级分析法19-25
- 1.3.1 层级的本质19-20
- 1.3.2 层级间的关系20-21
- 1.3.3 AHP与ANP21-22
- 1.3.4 用AHP和ANP分析社会科学22-25
- 第二章 社会科学中层级的特征25-34
- 2.1 社会科学中不同研究对象层级的特性26-31
- 2.1.1 人类社会系统的层级26-27
- 2.1.2 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层级27-29
- 2.1.3 自然语言词汇中的层级29-31
- 2.1.4 人类学中的层级与特征31
- 2.2 社会科学中的层级初探31-34
- 第三章 研究社会科学中层级的意义34-44
- 3.1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层级34-38
- 3.2 社会科学中的层级38-41
- 3.3 运用复杂性理论对社会科学中层级研究的影响41-44
- 结语44-47
- 参考文献47-5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1-52
- 致谢52-53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3-54
- 承诺书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治立;试论复杂性科学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J];襄樊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金吾伦,郭元林;国外复杂性科学的研究进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3 黄欣荣;;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内涵、现状和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李永平;;论复杂性科学与科学发展观的渊源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7期
5 孙美堂;;复杂性科学对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6 蒋士会;郭少东;;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探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吕瑞华;复杂性科学及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0年S1期
8 马蔼乃;;从人体与宇宙同源看复杂性科学的发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9 杜清玲,孙绍荣;复杂性科学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苗东升;复杂性科学的社会文化背景——兼评形形色色的“后”字牌和“终结论”思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德勇;刘建国;;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综合集成研讨厅研究现状与发展[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吕瑞华;;复杂性科学及发展状况分析[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3 ;序言[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4 罗超应;罗盘真;郑继方;谢家声;罗永江;李锦宇;辛蕊华;王贵波;;中医药抗感染研究的困惑与复杂性科学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三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姝艳;;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中医学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侯灿;;后基因组时代的统一医药学——展望21世纪复杂性科学的一个新前沿[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郭元林;;“可逆与不可逆”的语义解析[A];全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和平;魏一鸣;范英;徐伟宣;;复杂性科学及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9 石翠花;张敬文;侯少静;;传统内丹术复杂性科学机理探微[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吾伦;管理变革与复杂性科学[N];光明日报;2000年
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戴汝为;复杂性科学研究重在应用[N];光明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陈建辉;复杂性科学研究促进决策科学化[N];经济日报;2005年
4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魏一鸣;青年科学家畅论 “复杂性科学”[N];科技日报;2002年
5 包含飞;中医学属于复杂性科学的6个理由[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 殷杰 王亚男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模型化发展需要复杂性科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张士舜;谈用复杂性科学原则指导中医临床[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8 记者 缪琴;百余院士专家“把脉”蓉企发展[N];成都日报;2007年
9 记者 陈风彩;中国公共管理问题研究的新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霍文琦;挖掘文化内涵是中医传承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元林;复杂性科学知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王连心;基于系统复杂性科学及其方法论的中医诊疗认知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张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勇;复杂性科学的哲学透视[D];新疆大学;2011年
2 孙谷川;社会科学中的层级问题探析[D];山西大学;2014年
3 刘硕;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的意义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丹妮;复杂性科学视角下教育研究方法论变革探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科学中的层级问题探析
,
本文编号:514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14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