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德国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及对中国的借鉴

发布时间:2017-07-05 06:03

  本文关键词:德国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及对中国的借鉴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 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编制方法 德国


【摘要】: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价格统计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定时期内产品出售或购买(也称产出和投入)的价格以及服务所收取费用价格的变动情况。PPI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农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二是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三是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SPPI)。中国从2003年第二季度开始定期按季发布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数据质量较为可靠。自1989年开展工业品价格统计以来,国家统计制度不断修订和完善,为了能切实反映当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为各级领导决策和大众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业生产者价格数据质量显得越来越急迫而重要。中国的服务业价格统计还很不完善,仍处于起步阶段,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服务业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编制中国SPPI已刻不容缓。 目前,中国的农业、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均存在数据质量等问题,而SPPI的研究刚刚起步,大多数行业基本空白。要改进和完善中国PPI的编制方法必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在编制PPI方面先进和成功的经验来指导中国PPI的编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设计一套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体系。德国作为发达国家,其PPI编制较早,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体系,对于中国PPI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研究德国PPI的编制方法可以为我国编制和完善PPI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对于改进我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价格统计方法,提高国民经济核算质量和宏观调控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引言。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然后是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最后是本文的结构安排、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介绍了德国PPI编制的基本问题。首先介绍了德国PPI的概念和应用。接着介绍了德国PPI的分类体系,包括经济活动分类和产品分类。经济活动分类采用的是WZ(2008),产品分类为GP(2009)。然后是PPI的数据采集情况。德国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由联邦统计局采用多种方式采集基础数据。最后是数据发布情况,介绍了当月价格指数的发布、代表性出版物和欧盟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 第三章是德国农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编制。首先介绍了指数的概念,然后具体介绍指数的编制方法,包括调查范围、样本确定、数据来源、指数计算方法、主要用户和数据发布情况。 第四章系统介绍了德国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编制。首先介绍了指数的概念,然后按照加权机制、样本确定、数据调查和验证、指数计算方法、质量调整、季节调整和更新基期的流程对德国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 第五章是德国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编制。首先介绍了指数的概念和背景,然后具体介绍指数的编制方法,包括该指数的范围和分类、主要定价方法和指数计算方法。最后以法律活动服务业和海及沿海水路运输服务业为例,介绍了德国具体行业SPPI的编制方法。 第六章是德国PPI对中国的借鉴。首先分别介绍了中国农业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概念和应用、具体调查和编制过程。接着提出目前这两个指数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德国的先进方法和经验改进。然后借鉴德国编制SPPI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尝试编制中国SPPI,提出了中国SPPI的分类结构和权数机制、数据调查方案和指数计算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最后是对中国PPI的未来展望。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分别对德国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编制情况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对德国法律活动服务业和海及沿海水路运输服务业SPPI的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借鉴德国编制SPPI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尝试编制中国SPPI,提出了中国SPPI的分类结构和权数机制、数据调查方案和指数计算方法;分析中国PPI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中国PPI的发展进行展望。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中国想要改进和完善PPI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和时间进行试点调查研究,因此本文提出的一些观点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有待实践检验;本文只是对从德国统计局得到的有关PPI的英文资料进行了研究,还有一些德文资料没有挖掘,可能会使本文的研究不够全面,如未能研究德国SPPI的样本和权数机制;本文设计的中国SPPI体系没有考虑到分行业SPPI的编制情况。
【关键词】:农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 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编制方法 德国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813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1
  • 1 引言11-17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1-12
  • 1.2 国内外PPI的研究现状12-14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创新点和不足之处14-17
  • 1.3.1 本文的结构安排14-15
  •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15-17
  • 2 德国PPI编制的基本问题17-23
  • 2.1 德国PPI的概念和应用17-18
  • 2.2 德国PPI的分类体系18-20
  • 2.2.1 经济活动分类18-20
  • 2.2.2 产品分类20
  • 2.3 德国PPI的数据采集情况20-21
  • 2.4 德国PPI的数据发布情况21-23
  • 2.4.1 当月指数的发布情况21-22
  • 2.4.2 代表性出版物22
  • 2.4.3 欧盟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22-23
  • 3 德国农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编制23-26
  • 3.1 概念23
  • 3.2 编制方法23-26
  • 4 德国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编制26-36
  • 4.1 概念26
  • 4.2 编制方法26-36
  • 4.2.1 加权机制26-27
  • 4.2.2 样本确定27
  • 4.2.3 数据调查和验证27-28
  • 4.2.4 指数计算方法28-30
  • 4.2.5 质量调整30-32
  • 4.2.6 季节调整32-33
  • 4.2.7 更新基期33-36
  • 5 德国SPPI的编制36-45
  • 5.1 概念和背景36-37
  • 5.2 编制方法37-40
  • 5.2.1 范围和分类37
  • 5.2.2 主要定价方法37-39
  • 5.2.3 指数计算方法39-40
  • 5.3 德国分行业SPPI的编制40-45
  • 5.3.1 法律活动服务业SPPI的编制40-42
  • 5.3.2 海及沿海水运服务业SPPI的编制42-45
  • 6 德国PPI的编制方法对中国的借鉴45-61
  • 6.1 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编制45-47
  • 6.1.1 概念45
  • 6.1.2 数据调查和编制方法45-47
  • 6.2 中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编制47-50
  • 6.2.1 概念47-48
  • 6.2.2 数据调查和编制方法48-50
  • 6.3 德国PPI的编制经验启示50-61
  • 6.3.1 中国PPI编制中存在的问题50-51
  • 6.3.2 借鉴德国经验改进中国PPI的建议51-53
  • 6.3.3 借鉴德国编制SPPI的经验编制中国SPPI53-60
  • 6.3.4 中国PPI的未来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4
  • 后记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温桂芳,刘喜梅;服务价格在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年09期

2 许宪春;中国服务业核算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3 郭宗林;虞华;陈光亚;;我国工业品价格统计现状及未来发展构想[J];价格与市场;2009年09期

4 徐强;;CPI编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探析[J];统计研究;2007年08期

5 杨灿;;关于服务业统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统计研究;2009年01期

6 鲜祖德;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计算与发布[J];中国统计;2003年09期

7 丁红;胡胜杰;;美国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SPPI)简介[J];中国统计;2011年08期

8 秦丽萍;;赴瑞士和德国统计考察报告及几点启示[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520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20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c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