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东宁县农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05 02:17

  本文关键词:东宁县农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 东宁


【摘要】:长久以来,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小到可以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健康、快乐成长,影响到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安康,大到影响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特别是农村未成年人,因家庭教育不适当,心理成长不健康,社会因素影响等原因,极易使其在社会、生命、金钱等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上出现偏差,进而严重影响到其个体发展,做出极端行为——犯罪。在我国,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很大,几乎已经覆盖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农村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屡禁不止,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农村未成年人犯罪不仅仅局限于盗窃、打仗斗殴这些简单的犯罪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已向黑恶势力、吸毒、卖淫等暴力犯罪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在未来的漫长发展道路上,其主干力量必须要由下一代未成年人来承担。基于此种情况,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无论是对于未成年人个人、家庭、新农村建设以及未来祖国的发展和强大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东宁县102个行政村的调查研究,在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法律、道德、教育、心理等学科研究资料及书籍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法、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结合地域文化、经济发展、家庭影响、社会因素等方面,对东宁县农村未成年人的犯罪特点、现状、原因、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物质化、成人化、暴力化等特点,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以社会、教育、法治、家庭、心理等因素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剖析。从宏观角度看,道德认知上的缺失、大众传播媒介监管的不严、留守未成年人父母关爱的不足等是导致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增加的重要因素;从微观的角度看,家庭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片面性、个体自我约束的不足等对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有深刻的影响。最终,,提出预防东宁县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为其它地区预防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提供经验上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 东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3.5;D91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10
  • 1.2.2 研究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0-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3 研究动态现状15-16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6-18
  • 1.4.1 研究思路16
  • 1.4.2 研究方法16-18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问题概述18-21
  • 2.1 相关概念18-19
  • 2.1.1 犯罪18
  • 2.1.2 未成年人犯罪18
  • 2.1.3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18-19
  • 2.2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9-20
  • 2.3 预防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及意义20-21
  • 第3章 东宁县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21-25
  • 3.1 犯罪主体低龄化、低文化21-22
  • 3.2 犯罪目标物质化22
  • 3.3 犯罪手段成人化22-23
  • 3.4 犯罪行为团伙化、暴力化23-24
  • 3.5 在校学生参与作案24-25
  • 第4章 东宁县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25-32
  • 4.1 东宁县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宏观方面的原因分析25-27
  • 4.1.1 社会环境因素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25
  • 4.1.2 大众传播媒介因素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25-26
  • 4.1.3 同龄群体因素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26
  • 4.1.4 留守儿童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26-27
  • 4.2 东宁县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微观方面的原因分析27-32
  • 4.2.1 家庭因素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27-29
  • 4.2.2 学校因素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29-30
  • 4.2.3 个体因素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30-32
  • 第5章 预防和减少东宁县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对举措32-44
  • 5.1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预防策略32-38
  • 5.1.1 优化社会环境32-34
  • 5.1.2 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社区预防34-38
  • 5.2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预防策略38-40
  • 5.2.1 父母要更新教育观念38
  • 5.2.2 普及家长教育38-39
  • 5.2.3 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科学化39-40
  • 5.3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预防策略40-41
  • 5.3.1 教学理念的转变40-41
  • 5.3.2 切实开展学校法制教育工作41
  • 5.3.3 充分发挥管教所的教育作用41
  • 5.4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预防策略41-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慧宇;;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法治环境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廖明;浅谈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侦查的全面调查原则[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4期

3 课题组;;2001-2006年厦门市未成年人犯罪状况——法院审判的视角[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3期

4 赵敏;;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洪志坚;;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对策的道德四维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徐莉;;新疆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分析[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10期

7 孙晓红,郭敏;城乡一体化社区的外来未成年人犯罪预防[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6年03期

8 褚建华;赵伟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3期

9 朱燕;;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矫正的探讨[J];理论导报;2006年12期

10 胡凡;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01年05期



本文编号:520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20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a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