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中国社会变迁的文化底蕴:孙本文的家庭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找寻中国社会变迁的文化底蕴:孙本文的家庭思想研究
【摘要】:孙本文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是我国早期社会学家中影响最大、著书最多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实践与中国社会学早期的发展紧密相联,对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倡导和推动社会学中国化,并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逐渐重视对孙本文的研究,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要涉及个人生平、学科贡献、理论体系、学术派别、社会建设思想等几个方面,在每一个方面都不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孙本文家庭思想的研究虽偶有论述,但相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无论是从系统度和深度上看,还是从对其家庭思想的价值和贡献的挖掘来看都明显相差甚远。因此,孙本文的家庭思想急需一次系统地整理和深入地挖掘。通过大量阅读和分析孙本文的著作及论文,特别是对其家庭研究方面的论述,同时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孙本文的相关研究结论。笔者发现,孙本文对婚姻家庭基本概念的界定、中国家族制度的分析、婚姻家庭家族问题的解释及中国家族制度变迁的剖析,始终坚持一条内在的逻辑主线,即以文化和心理因素为核心来分析和解释这些问题。笔者即以此为基础,借鉴其他学者的家庭社会学思想加以比较,肯定孙本文家庭思想的独特性,总结其优点和贡献,揭露其缺陷和不足。就婚姻家庭的基本概念而言,孙本文认为婚姻家庭是以情和礼为基本原素构成的社会结合,情是一种心理因素,礼是一种文化规范,故婚姻家庭是一种以心理和文化因素为核心的社会行为。他认为家庭生活是人类生活的起点,家庭的功能包含生物、社会和经济等功能,但最为中心的功能是个人社会化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培养了个人互动的心理特质和文化基础,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延绵发展,形成人类社会赖以成立的共同生活。在对中国家族制度的分析中,孙本文结合中国实际以家庭、宗族、家族为基本单位分析中国家族制度的基本结构,总结了中国家族制度以孝为中心、以家族为本位的特点,辩证地看待中国家族制度的优劣,并从文化分析的角度阐释中国家族制度的本质是由家族伦理等文化特质构成的文化模式,以及这一文化模式对个人态度、社会行为、社会组织的影响,由此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家族理论研究。在解释中国家族制度变迁时,分析了近代西方家庭制度变迁的原因及其问题,以此凸显中国家族制度变迁的独特性。他不仅研究中国家族制度变迁的趋势及原因,而且剖析了其所带来的婚姻家族问题。在他看来近代中国家族制度的变迁是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变迁,是由于中西方文化接触和人们对其态度转变所引发的,家族问题也正是在这一变迁中所产生的文化失调和态度转变所导致的,而对于家族问题的处理则主张进行文化调适和态度转移。孙本文的家庭思想中,无论是家庭基本概念及功能的分析,是家族制度的结构及特点的分析,还是中国家族制度变迁及其问题的分析,都始终坚持以文化和心理为核心要素,使其家庭思想呈现内在逻辑上的统一,也与其理论体系所凸显的文化决定论和心理还原论保持一致。同时,只重视文化和心理因素的分析使其家庭思想极具特色,但排斥物质因素和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家庭思想呈现明显的理论缺陷,进而导致他在结合中国实际所开展的家庭研究的深度明显不足。尽管如此,孙本文在家庭研究中坚持以社会学观点为中心,以本国家庭问题为本位,动静结合的分析方式,凸显了其理论自觉意识,有利于推动家庭社会学中国化、彰显家庭社会学的应用价值,这些都是值得学习和肯定的。此外,孙本文对近代中国家庭的变迁的文化和心理因素的诊断,对于当今中国家庭转型的把握及其所产生的文化失调和态度失调的调适与治理极具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
【关键词】:孙本文 家庭 社会学中国化 文化底蕴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3.1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一、导论10-18
- (一) 选题来源10-11
- (二) 文献综述11-15
-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15-18
- 二、家庭思想:经历与时局影响下的成果18-21
- 三、婚姻与家庭:人之社会化的表征21-29
- (一) 婚姻:男女之间的正式结合21-23
- (二) 家庭:亲属结合的社会团体23-25
- (三) 家庭功能:个人的社会化和社会遗业的传递25-27
- (四) 小结:以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为核心的家庭论27-29
- 四、家族制度:中国人生活的文化模式29-40
- (一) 中国家族制度的结构30-32
- (二) 中国家族制度的特点32-34
- (三) 中国家族制度的优劣34-37
- (四) 小结:以文化模式为本质的家族制度论37-40
- 五、中国家庭制度的变迁及其问题:文化失调与态度转变40-53
- (一) 西方家庭制度的演变及其问题40-42
- (二) 中国家族制度变迁的原因42-44
- (三) 中国家族制度的变迁及问题44-48
- (四) 中国家庭的改组:文化调适和态度转移48-50
- (五) 小结:以文化和态度为核心的家庭制度变迁及其问题50-53
- 六、孙本文家庭思想的评价与启示53-59
- (一) 孙本文家庭思想的贡献53-54
- (二) 孙本文家庭思想的历史局限性54-55
- (三) 孙本文家庭思想的当代价值55-59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63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3-64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锋;;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思考[J];沧桑;2008年03期
2 ;湖北省万户家庭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妇运;2009年10期
3 方浩翰;张力;;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认定的再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韩玉萍;杨梦愚;晏静露;;农民工核心家庭融入城市的生计特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蔡富有;苏联《青年共产党人》杂志谈青年人家庭产生的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09期
6 晓健,刘宁;再论小型化是家庭发展的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05期
7 木子;给您的家庭做个测试[J];少年儿童研究;2001年Z2期
8 邢铁;试论“宋型家庭”[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古尔科;钱守蕊;;大城市中的青年家庭[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7年07期
10 沈安安;试析上海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J];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惠静;;《重组家庭子女的青春期教育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2 王瑛;;搞好“三理”教育的关键在家庭[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3 刘德枝;;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马晓晗 王跃生;“421”:未来的家庭结构主流?[N];中国社会报;2006年
2 吴帆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变迁及政策理论框架[N];中国人口报;2012年
3 ;关注农村非常规核心家庭[N];中国人口报;2009年
4 唐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家庭结构到家庭关系的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李国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宅男宅女:日本家庭制度走向解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胡琪 张苹 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儿童家庭发展能力解析与测度[N];中国人口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康传义 实习生 韦林鹿;两类家庭最苦[N];陕西日报;2014年
8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小彤;农民工流动伴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的悄然变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 宋健;中国家庭的规模与结构趋向[N];中国人口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遂;系统论视野下的乡村家庭突发事故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2 肖倩;制度再生产:中国农民的分家实践[D];上海大学;2006年
3 许沃伦;“祖荫”博弈与意义建构—大理白族“不招不嫁”婚姻的人类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胜杰;鲁西南农村青年女性的婚恋与家庭[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韩雅婷;家庭发展能力与养老模式选择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范增丽;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4 王晓婷;“家和万事兴”:家庭社会工作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5 丁怿;基于散居家庭环境的微型网络服务平台交互设计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6 崔U,
本文编号:521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2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