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冲突的动态演进与化解途径

发布时间:2017-07-18 03:20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冲突的动态演进与化解途径


  更多相关文章: 失地农民 心理冲突 城镇化进程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各种问题也随之凸显,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失地农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对心理层面的关注稍显不足。因此,本文选择将失地农民的心理冲突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按照城镇化的顺序依次从征地前、征地中、征地后三个不同阶段展开,通过动态性、全程性地分析失地农民心理冲突的演进过程,把握失地农民心理冲突的演进逻辑,为政府规避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推动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将失地农民的心理冲突置于城镇化的背景之下展开,选取山西省一个完整经历过征地拆迁与移民安置的村庄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安置地的失地农民进行问卷调查与入户访谈,重新还原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现实矛盾与心理冲突。通过追踪失地农民心理冲突的动态演进过程,对失地农民的心理冲突与现实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勾连性研究,进而推断出引发失地农民的心理冲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本文结构主要按照城镇化推进的顺序依次展开:征地前,失地农民的心理冲突表现在:(1)双避冲突:既不愿接受征地,又不愿抗拒征地,于是陷入紧张、无奈的困境中。(2)趋避冲突:一方面渴望进入城市,一方面又对城市缺乏安全感,最终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中。分析发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与影响,成为引发失地农民双避冲突的主要原因;城镇化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成为引发失地农民趋避冲突的主要原因。征地中,失地农民的心理冲突表现在:(1)由相对剥夺感引发的心理冲突,使失地农民对现实产生不满,并诱发怨恨、抵触等负面情绪,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2)利益诉求受阻,负面情绪难以纾解,加剧失地农民的心理冲突,极有可能引发征地冲突。分析发现:现行土地制度不完善,征地程序不规范,由此造成土地收益分配严重失衡,导致农民利益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并成为引发失地农民相对剥夺感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阻塞了失地农民的的正常利益表达,导致失地农民的负面情绪难以纾解,加剧了失地农民心理冲突,为征地冲突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征地后,失地农民的心理冲突表现在:(1)生存需求与社交需求难以满足,导致失地农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强。(2)城乡价值观的碰撞引发失地农民的心理困惑,导致其角色转变困难,城市融入状况堪忧。分析发现:城市中的制度性排斥与社会性排斥,是造成失地农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强的主要原因;城市与乡村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失地农民在向城市居民转变的过程中,面对两种价值观的碰撞,极易出现心理不适与心理困惑,最终阻碍了其城市融入的进程。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失地农民面对由征地所引发的一些列变化,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冲突与不适。如果失地农民的心理冲突不能及时地、正面地化解,将会导致其现实行为呈现非理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轻则减缓城镇化的推行速度,阻碍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进程,重则引发征地型群体性事件,冲击社会秩序,影响政治稳定。作为城镇化的责任主体,政府理应反思自己的行为,确保每一个失地农民能够分享城镇化的伟大成果。因此,笔者建议政府从下几个方面入手:树立以民为本的原则,完善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规范征地行为,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失地农民的心理冲突,促进城镇化的顺利推进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失地农民 心理冲突 城镇化进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2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8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8-19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19-21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21-27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21-23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23-27
  • 第三章 征地前农民的心理冲突27-41
  • 第一节D村的基本情况27-31
  • 第二节 征地前农民心理冲突的表现31-37
  • 第三节 农民产生心理冲突的原因37-41
  • 第四章 征地中农民的心理冲突41-51
  • 第一节 D村征地冲突始末41-43
  • 第二节 征地中农民心理冲突的表现43-46
  • 第三节 农民产生心理冲突的原因46-51
  • 第五章 征地后农民的心理冲突51-59
  • 第一节 D村农民的城市融入情况51-53
  • 第二节 征地后农民心理冲突的表现53-57
  • 第三节 农民产生心理冲突的原因57-59
  • 第六章 失地农民心理冲突的化解途径59-65
  • 第一节 以民为本:预防与疏导相结合59-60
  • 第二节 与时俱进:推进土地制度的革新60-61
  • 第三节 依法行政:规范征地程序61-62
  • 第四节 广开言路:疏通并拓宽利益诉求渠道62-63
  • 第五节 因地制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63-64
  • 第六节 转变观念:给予失地农民更多关怀64-65
  •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72
  •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72-73
  • 调查问卷73-74
  • 致谢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云;人的心理冲突与矛盾产生根源剖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刘欣;;谈高中生心理冲突及疏导[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5期

3 章明明;;大学生心理冲突现状调查[J];高教探索;2007年02期

4 张巧念;;论大学生心理冲突及调适[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贺玉兰;;论大学生发展中的心理冲突及应对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1期

6 万湘桂;;坚持与放弃的智慧——解决心理冲突的六种策略[J];社会观察;2008年03期

7 余秀华;徐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冲突问题浅议[J];教育探索;2008年10期

8 龚建党;;高中生心理冲突浅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田蒙;;回迁儿童的心理冲突与调适[J];改革与开放;2010年14期

10 马方琳;;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冲突问题的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惠廷;;淡老年家庭心理冲突与调适[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邵自强;;老年家庭心理冲突与调适[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陈献书;;老年在家庭中的心理冲突与调适[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章小奕;;浅析我校大学生心理冲突[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张绪武;;浅谈老年家庭新的变化和老年人心理冲突与调适[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朱菁菁;;自我同一内涵心理冲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徐远鸿;;老年家庭心理冲突与调适[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万志莉;钟志兵;;大学生心理冲突相关的心理因素特点[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9 连一平;;浅谈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性[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志立;;浅谈教师的心理障碍 探索心理的调适措施[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 徐顺生;心理减负三字诀[N];健康报;2001年

2 柴成林;260个心理故事提升官兵幸福指数[N];人民武警;2008年

3 陶艺音;你了解“心理危机”吗?[N];北京科技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刘昆 本报通讯员 周仕兴;帮助贫困生经济心理双脱贫[N];光明日报;2003年

5 胡雁;幼儿教养 心理为先[N];大众科技报;2001年

6 ;贫困大学生 谨防“心理贫穷”[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陈思;谨防心理“中暑”[N];光明日报;2002年

8 山东省民间对外交流合作商会 杜永利;企业“走出去”须克服心理冲突[N];国际商报;2013年

9 ;教师为何产生心理问题[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黄洪;最正常的人心理问题最深[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焦岚;心理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霞;权利的心理基础[D];吉林大学;2014年

4 方乐;心理解剖在农村青年自杀身亡者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宁波;大学生心理冲突与其情感评价模式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飞;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冲突的动态演进与化解途径[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3 郭翠翠;研究生心理危机与危机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吴剑;影响大学生适应的心理冲突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甘露;高校心理危机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孙娜;风险社会背景下心理危机的哲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荔;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黎文静;公务员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与应对效能的相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祝永婷;新生代农民工与原生代农民工心理冲突的比较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徐晓波;中国人吃亏心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55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55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0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