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优势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20 01:23
本文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优势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企业社会责任(CSR) 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 优势
【摘要】: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得到了共识,欧美国家的一些CSR组织通过在全球范围发起各种认证来约束企业行为的这一行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国近些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企业诚信缺失等一些事件,使得政府和社会公众普遍认识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与此同时,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使得一些专家学者在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企业社会工作的出现正是社会工作发挥其自身价值的又一个全新领域。将社会工作专业引入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可以实现社会工作与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结合,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使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全面照顾到各个利益相关者,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因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与企业社会工作的开展所进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站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上,从系统梳理归纳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社会工作的内涵出发,寻找社会工作与企业社会责任二者的交集,结合笔者的实地观察和实务工作的尝试,并引入案例辅助研究,以此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对企业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优势进行分析,从而为更好的发挥企业社会工作在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方面的作用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CSR) 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 优势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4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7-9
- 1.1.1 研究背景7-8
- 1.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8-9
- 1.2 基本概念界定9-11
- 1.2.1 企业社会责任9-10
- 1.2.2 企业社会工作10-11
- 1.3 研究现状11-14
- 1.3.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11-12
- 1.3.2 关于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12
- 1.3.3 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12-14
-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功能与作用14-19
- 2.1 企业社工成为员工与企业沟通的桥梁14-16
- 2.1.1 员工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一个重要方面14-15
- 2.1.2 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更好的为员工服务15-16
- 2.2 企业社工担当企业与消费者的纽带16-17
- 2.2.1 消费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16-17
- 2.2.2 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于促进企业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有着重要意义17
- 2.3 企业社工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承担起对社会环境的责任17-19
- 2.3.1 承担对环境的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7-18
- 2.3.2 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履行对环境的责任18-19
- 第三章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优势分析19-28
- 3.1 价值、理念优势19-22
- 3.1.1 人本主义的价值观是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19-20
- 3.1.2 价值中立与非批判是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20-21
- 3.1.3 保密与案主自决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21-22
- 3.1.4 助人自助与增权对于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着积极意义22
- 3.2 方法、技术优势22-25
- 3.2.1 个案工作的专业方法在CSR建设中的运用22-23
- 3.2.2 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在CSR建设中的运用23-24
- 3.2.3 社区工作的专业方法在CSR建设中的运用24-25
- 3.3 专业人员与组织机构的优势25-28
- 3.3.1 专业人员与组织机构是企业社会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25-26
- 3.3.2 现实案例体现的社工专业人员与组织机构的优势26-28
- 第四章 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局限及应对措施28-34
- 4.1 认识方面28-29
- 4.1.1 企业管理者对于社会工作的认识不足28-29
- 4.1.2 对企业社会工作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深29
- 4.2 资金方面29-31
- 4.2.1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29-30
- 4.2.2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需要企业进行资金投入30-31
- 4.3 工作模式方面31-34
- 4.3.1 我国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的工作模式有限31-32
- 4.3.2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工作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32-34
- 结论与反思34-35
- 参考文献35-38
- 附录38-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晶;;企业社会责任的博弈模型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10期
2 刘静林;;论社会工作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作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郑仕杰;;企业社会责任探析[J];当代经济;2011年24期
4 吴照云;;理性看企业社会责任[J];当代财经;2006年05期
5 曹素璋;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王晓慧;;论企业工会引入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应用[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4期
7 陈燕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黄素芳;詹颖;;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体系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9期
9 郑洁;;EAP项目的本土化困境及对策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陈秀峰;李莉;;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与中国公益基金会事业的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565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6571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