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00:29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研究
【摘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较高的专业文化素质,三个基本素质相互联系合成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完整体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学生对专业文化素质学习的能力,为高校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全面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怎样运用心理学理论以及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途径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导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所在。 本文首先通过SCL-90对贫困大学生以及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贫困生的各项心理健康因子分数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达到了显著水平;通过自制贫困大学生调查问卷发现他们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有消极的思想状态;还通过对个别贫困学生的访谈了解到每一个贫困学生都有其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出路努力着,但是遇到的困难不尽相同,,承受的压力程度也各不相同。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帮助其健康成长,就需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本文在调查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成因,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将贫困大学生较为凸显的心理症状一一加以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积极心理干预策略,同时采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防御策略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加以防御,并在此指导下构建了一个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实现自我调适,化解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成才的积极环境,这也是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本文所采用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显著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贫困大学生 健康成长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2.6;C913.5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1.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国内目前研究现状及进展11-12
- 1.3 研究工具与方法12-14
- 2. 选题理论依据以及研究意义14-26
- 2.1 引导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14-20
- 2.1.1 贫困以及贫困大学生的界定14-16
- 2.1.2 当前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体系的三维透视16-18
- 2.1.3 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18-20
- 2.2 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其积极意义20-26
- 2.2.1 积极心理学理论简介20-23
- 2.2.2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与价值23-26
- 3.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26-44
- 3.1 调查对象以及实测样本统计26
- 3.2 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数据统计26-32
- 3.3 个别学生座谈情况汇总32-35
- 3.4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中的积极因素35
- 3.4.1 正视生活困难,自强自立35
- 3.4.2 明确学习目标,刻苦上进35
- 3.5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消极因素35-44
- 3.5.1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中的消极因素35-38
- 3.5.2 造成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38-44
- 4. 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积极应对策略44-62
- 4.1 积极干预贫困大学生现有心理问题44-48
- 4.1.1 积极心理干预原则44
- 4.1.2 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积极干预策略44-48
- 4.2 积极防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再生48-62
- 4.2.1 积极心理防御原则48-49
- 4.2.2 在主观层面上引导贫困大学生增加积极体验49-50
- 4.2.3 在个体层面上引导贫困大学生增加积极个人特质50-54
- 4.2.4 在群体层面上创设利于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措施与环境54-58
- 4.2.5 针对不同群体的建议58-62
- 5. 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 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量表)68-72
- 附录 2 河南理工大学贫困学生调查问卷72-78
- 书目78-80
- 作者简历80-81
- 学位论文数据集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叶小华;;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党史文苑;2008年22期
2 郑学勤;黎琳;;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芳;;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09年09期
4 吕鹏;;浅议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精神助贫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5期
5 莫桂娟;李春华;;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J];贺州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王承清;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601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0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