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的社会网络资本研究
本文关键词: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的社会网络资本研究
【摘要】:中国是个讲究“关系”的社会,“关系”往往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首要策略。从研究对象来看,学界对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群体社会网络资本的研究成果较少;从社会网络资本动员过程来看,现有研究成果对社会网络资本的政治回报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广西民族大学组织实施的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问卷调查的数据资料,描述了当前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社会网络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的个人先赋性因素、人力资本、制度资本等因素对社会网络资本获得的影响,分析了社会网络资本对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行政级别升迁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1.在社会网络的基本特征方面:农民的社会网络构成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社会网络的主体,,知识层的社会网络在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社会网络中的比例在扩大,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的社会网络与非少数民族地区党政机关干部的社会网络存在差异。2.在社会网络资本的获得方面:人力资本、个人先赋性因素的部分指标对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社会网络资本获得产生显著影响,但制度资本没有显著影响社会网络资本的获得;3.在社会网络资本的动员方面:社会网络资本的地位效应因子对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行政级别升迁产生显著影响,但网络位置效应因子未对行政级别的升迁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少数民族自治县 基层干部 社会网络资本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3;D262.3;C91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导论9-13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研究问题及思路10-11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3
- 1.3.1 研究的目的11
- 1.3.2 研究的意义11-13
- 第二章 文献回顾13-27
- 2.1 社会资本的定义、类型及测量方法13-19
- 2.1.1 社会资本的始源及界定13-17
- 2.1.2 社会资本的分类17
- 2.1.3 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17-19
- 2.2 不同群体的社会资本特征19-21
- 2.3 个体社会资本的获得21-23
- 2.4 个体社会资本的动员23-27
- 第三章 研究设计27-36
- 3.1 数据27-28
- 3.1.1 数据来源27
- 3.1.2 基层干部的基本特征27-28
- 3.2 主要研究概念的界定28-29
- 3.3 主要研究变量29-33
- 3.3.1 社会网络资本获得过程中的变量定义与变量测量29-32
- 3.3.2 社会网络资本动员过程中的变量定义与变量测量32-33
- 3.4 研究假设33-34
- 3.4.1 基层干部的人力资本、制度资本、个人先赋性因素与社会网络资本获得的假设33-34
- 3.4.2 基层干部行政级别升迁机会的获得与社会网络资本动员的假设34
- 3.5 数据拟合模型34-36
- 3.5.1 社会网络资本获得的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模型34-35
- 3.5.2 行政级别升迁机会获得与动员社会网络资本的统计模型35-36
- 第四章 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的社会网络概况及特征36-41
- 4.1 基层干部的社会网络概况36-38
- 4.2 基层干部社会网络的基本特征38-41
- 第五章 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社会网络资本的获得41-49
- 5.1 基层干部社会网络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41-46
- 5.2 基层干部社会网络资本获得的影响因素分析46-49
- 第六章 广西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行政级别的升迁与社会网络资本的动员49-53
- 6.1 控制变量的影响51-52
- 6.2 基层干部行政级别的升迁与社会网络资本的动员52-53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53-59
- 7.1 讨论53-57
- 7.1.1 社会背景、政治身份及地域结构与基层干部的社会网络特征53-54
- 7.1.2 基层干部社会网络资本获得的影响因素54-56
- 7.1.3 基层干部行政级别的升迁与社会网络资本的动员56-57
- 7.2 结论57
- 7.2.1 基层干部社会网络的基本特征57
- 7.2.2 基层干部社会网络资本获得的影响因素57
- 7.2.3 基层干部行政级别的升迁与社会网络资本的动员57
- 7.3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用“三个代表”思想教育农村基层干部[J];农村工作通讯;2001年05期
2 司马龙;;莫当“三陪”干部[J];党的建设;2001年01期
3 施洪甲;基层干部如何正作风[J];创造;2002年01期
4 ;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作出决定 追认赵机农同志“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基层干部”[J];兵团建设;2002年05期
5 李学举;寄语农村基层干部[J];乡镇论坛;2003年05期
6 章建平;克服“四种”问题 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J];消防月刊;2003年10期
7 赵金伟;"群众呼声"也要交接[J];兵团建设;2004年04期
8 沈泉涌;基层干部也要深入基层[J];今日浙江;2004年22期
9 沈小平;关怀爱护基层干部 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J];南方论刊;2005年02期
10 甘国栋;构建支持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机制[J];领导科学;2005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行;;试论中共执政以来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沈小平;;关心爱护基层干部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志远;;研究新情况 应对新问题 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执政能力[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4 周恒祥;;基层干部提高执政能力重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秀美;;对农村基层干部如何有效监督问题的研究[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6 ;调动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对策与思考[A];安康市社科联——全市组织系统2004年度调研成果论文集[C];2004年
7 陈开冬;;把方便留给群众[A];2006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06年
8 覃炳宏;;基层干部学习惰性分析及对策[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9 运占顺;;乡镇农村基层干部消极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与治理对策研究[A];为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保驾护航论文集[C];2000年
10 韩永华;;创新领导方式 实现科学领导[A];湖南省领导科学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林;关心基层干部成长注重长远解决基层实际问题讲求长效[N];战士报;2004年
2 董浩;市委组织部对基层干部进行大规模培训[N];保定日报;2007年
3 赵素萍;基层干部要“和谐”办事[N];宝鸡日报;2007年
4 王健;基层干部应做到“十增强”[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通讯员 陈劲锟;剑川整合力量培训农村基层干部[N];大理日报(汉);2006年
6 孔志国;让优秀基层干部在“直升”“挂职”间良性互动[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符王润 冯海波 通讯员 李志;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集中轮训工作[N];广东科技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真情关爱农村基层干部[N];湖北日报;2007年
9 韦金龙;基层干部怎样处理工作中的矛盾[N];河北科技报;2007年
10 伊川县六中 刘乐尧;提高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是当务之急[N];河南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治海;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与基层政权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武胜国;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绩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珍;新时期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途径探析[D];天津大学;2007年
2 张朝峰;我国农村基层干部激励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郭萍;营口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刘基;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郭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西基层干部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陆文静;基于胜任力的基层干部公开选拔测评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姜焕勇;农村基层干部道德素质建设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8 宋岩峰;我国基层干部教育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汪月琴;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品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陶元;我国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23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2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