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娃的女性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23:10
本文关键词:波伏娃的女性观研究
【摘要】: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Beauvoir1908-1986)是一位具哲学家、文学家、女权主义家三重身份为一体的女性。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最杰出作家”。作为女性观理论的先驱,她受到了同时代和后代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她独特的女性观和对女性的创新解读对全世界的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波伏娃的代表作《第二性》被世人称为女性主义的“圣经”,在《第二性》中,波伏娃从存在主义的视角来阐述她的女性观。本文将深入解读《第二性》,分析和解剖该书女性观,试图对她的女性观思想进行全面分析。文章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波伏娃女性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第二部分分析《第二性》中重要的女性观思想,集中围绕“他者”“女性气质”概念为核心,,突出其理论的独特之处;第三部分论述波伏娃女性观的局限性;第四部分阐释波伏娃对改善中国女性地位的启迪。
【关键词】:女性观 第二性 他者 女性气质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5.06;C913.6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波伏娃女性观的主要理论来源及时代背景7-15
- 1.1 波伏娃女性思想的现实来源7-11
- 1.1.1 波伏娃自身原因是创作《第二性》的根本原因7-9
- 1.1.2 当时社会背景是创造《第二性》的真实题材9-11
- 1.2 波伏娃女性观的理论来源11-15
- 1.2.1 萨特“存在先于本质”12-13
- 1.2.2 萨特“为他的存在”(being for others)13-15
- 第2章 《第二性》的主要概念15-31
- 2.1 女人是“绝对的他者”15-17
- 2.2 “他者”的历史成因17-21
- 2.2.1 游牧时期18
- 2.2.2 原始耕作时期18-19
- 2.2.3 青铜器时期19-21
- 2.3 从“他者”走向“此者”的方法21-23
- 2.3.1 完成经济地位的演变21-22
- 2.3.2 摆脱爱情依附22-23
- 2.4 女性气质(FEMININITY)23-31
- 2.4.1 “女性气质”(femininity)的含义24-26
- 2.4.2 “女性气质”(femininity)的“束缚”26-28
- 2.4.3 认清“女性气质”(femininity)的本质28-31
- 第3章 波伏娃女性主义的局限性31-38
- 3.1 低估了女性的优势和对社会的贡献31-33
- 3.2 将男性放在对立面33-36
- 3.3 后现代女性主义(POSTMODERN FEMINISM)36-38
- 第4章 波伏娃对中国改善女性地位的启迪38-44
- 4.1 中国的女性受封建传统父权制度抑制38-41
- 4.2 波伏娃女性观对中国改善女性地位的启迪41-44
- 结语44-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小英;中国女性参政的主要障碍及对策思考——浅议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J];理论与改革;2000年03期
2 日昌;;女性的优势[J];科学世界;1996年01期
3 张晓玲;妇女人权——一个来自历史和现实的崭新概念[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631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3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