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08:22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代农民工 吉林省 融入对策 群体特征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发展,来自农村的80后、90后们把城市当成是自己的归宿和家园,较少地返回乡村故土,并决定在城市立足,因为能力和学识、心态的原因,也因为缺乏社会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尤其社会就业医疗保障,缺乏整个社会的关注关怀,他们遭到来自城市的各种排斥和打击。因为工资低、劳动强度大、生活状况、居住环境差等的生活状态,新生代农民工极有可能危害社会安全、安定、和谐的因素。由此推知,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需要亟待解决。 本文正是切合了这一热点问题,我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录等方式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与城市融入现状研究,通过三个基本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做一个坐标的仔细界定。集中探讨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遭遇的各种困境和问题,主要包括再就业能力差,遭遇社会排斥等等。然后探讨了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五点对策,包括分析消除相关的制度障碍,把新生代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管理,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与市民相同的公共服务,消除身份壁垒,给新生代农民工以市民待遇,通过文化纽带推进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融合,创造就业机会这五个方面。 为乡村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储备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的主要构成之一,他们值得我们给予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的问题也值得我们为之深入讨论。为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新生代农民工,我们不能只关注他们为城市做出的贡献,更要给予他们相对应的市民待遇,让他们真的融入社会,享受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成就,感受到城市的热情。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吉林省 融入对策 群体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6;C912.8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7-9
  • 1.3 研究方案9
  • 1.4 相关概念以及理论依据9-13
  •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13-21
  • 2.1 实际调查情况与分析13-17
  • 2.2 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17-21
  • 第三章 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1-27
  • 3.1 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状21
  • 3.2 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21-25
  • 3.3 影响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原因分析25-27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经验借鉴27-29
  • 4.1 英国模式经验和借鉴27
  • 4.2 美国模式经验和借鉴27-28
  • 4.3 日本模式经验和借鉴28-29
  • 第五章 促进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对策建议29-34
  • 5.1 消除相关的制度障碍,把新生代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29-30
  • 5.2 加强公共管理,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与市民相同的公共服务30-31
  • 5.3 消除身份壁垒,给新生代农民工以市民待遇31-32
  • 5.4 通过文化纽带推进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融合32
  • 5.5 创造就业机会,为乡村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储备32-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8
  • 附录38-40
  • 作者简介40-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雪飞;;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情况及影响因素[J];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03期

2 黄宁;姜凯心;徐亚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现状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6期

3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年04期

4 赵芳;“新生代”,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以湖南省青玄村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3年06期

5 王晓明;九十年代与“新意识形态”[J];天涯;2000年06期

6 彭华;;社区建设:社会融合抑或社会整合——兼析撤“街道”建“社区”[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吴利平;孙阳阳;;乡村社区化建设论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杨婵;;福田禁毒社工,走过这些年[J];社会与公益;2012年11期

9 彭迪;;东莞大众社工——“飞哥”[J];社会与公益;2012年11期

10 曾兰斯;;香港实习班专业启迪之旅[J];社会与公益;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633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33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b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