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框架下的自控力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15:17
本文关键词:正念框架下的自控力提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正念 自我控制 正念团体 自我效能 自我耗竭
【摘要】: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命题自我控制一直以来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心理学家。诸多关于自我控制的心理学研究拓展了关于自我控制的理论视野,,让我们对自我控制无论从其结构构成、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和实践应用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探讨。理论的延伸、实践的深入在带给自我控制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原有研究思路和方法的限制。特别是自从20世纪八十年代,原处于佛教传统下的宗教概念——“正念”被纳入心理学领域。正念以自我觉知和平等心为一体两翼并涉及觉察性、意识性、非评判性和非反应性五个存在构成。作为一种东方哲学思想下的一种理论存在——“正念”无论在心理学的研究思想方法和内容主题方面都对现代心理学产生重大影响,也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将正念纳入到自我控制的研究进行正念框架下自我控制研究的探索。为了实现这种研究的纳入并通过三个研究予以实现。 研究一、研究二所涉内容主要是正念和自我控制的关系及正念禅修的方法提高自我控制的有效性探讨。研究三采用质性的方法并以自我控制资源有限性理论为基础进行正念提高自控力的原因探索; 研究一,主要通过普通人群和正念团体两组人群的正念和特质自我控制间的相关探索,并在概念联系、及其结构组成的相关等进行两者相关及在相关基础上相关方向性的原因探索; 研究二,主要通过对24名参加十日内观课程的新旧生的正念和自我控制的前后测和跟踪测试对比来探索正念方法对自我控制提高的有效性; 研究三,则是在研究一二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10名内观十日课程参加者的随机访谈和5名十日内观课程的跟踪访谈,并以自我控制资源的有限性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来进一步探讨正念对自我控制的改变原因。 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有: (1)无论正念人群团体还是普通人群团体的个体正念水平和自我控制控水平存在相关,且正念对自我控制存在回归效应,因此一个人的正念水平可以对其自我控制水平作出预测。 (2)参加内观正念十日禅修课程无论是正念人群团体还是普通人群团体在其正念水平提高的同时其自我控制水平有显著提高,且在与对照组比较中差异显著。 (3)正念的方法在积极客观面对、注意控制、接受和非评判性和放松宁静状态塑造等方面有力的缓解了自我控制中的自我耗竭从而提升了自我控制水平。
【关键词】:正念 自我控制 正念团体 自我效能 自我耗竭
【学位授予单位】:漳州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6
-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12-13
- 1.2 研究问题呈现13
- 1.3 研究假设13-16
- 1.3.1 关于正念和自我控制的相关假设13
- 1.3.2 关于内观正念禅修改善自我控制的假设13-14
- 1.3.3 关于正念提高自我控制的原因假设14-16
- 第2章 文献综述16-26
- 2.1 前言16
- 2.2 自我控制与正念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16-22
- 2.2.1 自我控制与正念概念界定16-19
- 2.2.2 自我控制与正念的研究现状19-22
- 2.3 自我控制与自我耗竭22-26
- 2.3.1 自我耗竭的抑制研究22-23
- 2.3.2 正念禅修与自我耗竭抑制23-24
- 2.3.3 自我控制的提升24-26
- 第3章 研究设计26-30
- 3.1 研究目的、构想与假设26-27
- 3.1.1 研究目的26
- 3.1.2 研究的基本构想与假设26-27
- 3.2 研究方法27
- 3.2.1 问卷调查法27
- 3.2.2 访谈法27
- 3.3 研究对象27-28
- 3.4 操作性定义28
- 3.5 研究工具28
- 3.6 数据的分析处理28
- 3.7 研究意义28-30
- 第4章 正念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30-42
- 4.1 研究目的30
- 4.2 研究假设30
- 4.3 研究方法30-33
- 4.3.1 研究被试和操作程序30
- 4.3.2 研究工具30-32
- 4.3.3 研究程序32
- 4.3.4 数据的处理32-33
- 4.4 结果与分析33-37
- 4.4.1 结果33
- 4.4.2 样本总体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33-34
- 4.4.3 正念人群团体和普通人群团体的正念和自我控制的差异34
- 4.4.4 新旧生因素对正念和自控子因素影响34-35
- 4.4.5 正念和自我控制的相关35-36
- 4.4.6 正念和自我控制的回归分析36-37
- 4.5 关于正念和自我控制相关的分析与讨论37-41
- 4.5.1 正念中的控制因素37-38
- 4.5.2 自我控制中的正念因素38-39
- 4.5.3 正念因子与自我控制因子相关关系讨论39-40
- 4.5.4 不同被试团体的正念与自我控制相关差异性讨论40
- 4.5.5 关于正念及其觉知性行为和非反应性对自我控制的回归分析讨论40-41
- 4.6 结论41-42
- 第5章 短期正念禅修训练对正念和自控能力提高研究42-66
- 5.1 研究目的42
- 5.2 研究假设42
- 5.3 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42
- 5.4 实验设计42-43
- 5.5 内观正念禅修43
- 5.6 研究方法43-44
- 5.6.1 被试43
- 5.6.2 工具43-44
- 5.6.3 程序44
- 5.6.5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44
- 5.7 十日内观课程及其安排44-49
- 5.7.2 十日内观课程的行为规范46-49
- 5.8 结果与分析49-57
- 5.8.1 实验组和对照组,新老生之间正念总分平均数总体差异性49-51
- 5.8.2 实验组与对照组正念得分前后测差异显著性51
- 5.8.3 实验组与对照组自控得分前后测差异显著性51
- 5.8.4 实验组与对照组正念自控得分样本同质性51-52
- 5.8.5 实新旧生分组因素纳入后前后与跟踪测试得分差异性52
- 5.8.6 组内因素效应检验52-53
- 5.8.7 前后测与跟踪测试的对比趋势分析53-54
- 5.8.8 正念训练对正念及自控影响的时间效应54-57
- 5.9. 十日正念内观课程所引起的自我控制的时间序列分析57-62
- 5.10 讨论62-65
- 5.11 结论65-66
- 第6章 关于正念禅修提高自我控制水平的质性研究66-94
- 6.1 研究目的66
- 6.2 研究假设66
- 6.3 研究方法66-72
- 6.3.1 研究对象67
- 6.3.2 研究工具67-68
- 6.3.3 研究程序68-69
- 6.3.4 资料分析69-72
- 6.4 结果分析72-85
- 6.4.1 禅修练习者在禅修中的自我耗竭状况72-74
- 6.4.2 禅修练习者在禅修中的自我耗竭的应对74-79
- 6.4.3 内观禅修后的改变报告79-80
- 6.4.4 内观禅修产生改变的原因80-82
- 6.4.5 内观禅修的练习和应用82-84
- 6.4.6 内观禅修和行为改变84-85
- 6.5 讨论85-92
- 6.5.1 新旧生在十日内观课程中的自我耗竭比较85-86
- 6.5.2 新旧生在十日内观课程中自我耗竭应对比较86-87
- 6.5.3 参加十日课程后对课程参加者的影响比较87-88
- 6.5.4 正念和自我耗竭88-90
- 6.5.5 正念中促使行为改变的因素90-92
- 6.6 研究结果总结92-94
- 第7章 本文的总讨论、创新点和不足94-100
- 7.1. 正念对自我控制的影响94-97
- 7.1.1 正念对注意控制的影响94-95
- 7.1.2 正念与情绪控制95
- 7.1.3 正念与积极情绪下的自我控制提升95-96
- 7.1.4 正念与非评判态度下的自我控制提升96-97
- 7.2 研究的创新点97-98
- 7.3 研究的局限性98-100
- 7.3.1 研究工具98
- 7.3.2 研究样本98
- 7.3.3 研究方法98-100
- 参考文献100-108
- 附录108-116
- 附录一108-110
- 附录二110-112
- 附录三112-114
- 附录四114-116
- 致谢116-11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11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美荣;郑莉君;;自我控制研究回顾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2 杨丽珠,董光恒;3~5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结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3 王红姣,卢家楣;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其调查[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4 陈会昌,阴军莉,张宏学;2岁儿童延迟性自我控制及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5 陈伟民,桑标;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673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7332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