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响与噪声对老年人汉语言清晰度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混响与噪声对老年人汉语言清晰度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种形式的养老建筑也在火热建造中。调研发现,养老建筑中的公共空间使用频繁,但是对这类空间的声学问题却关注不足。厅堂内存在混响和噪声会使听到的声信号变得模糊以至于降低语言清晰度,直接老年人的交流,进而影响情绪、心理状态等其他方面。当前关于室内语言清晰度的客观指标是根据青年人的实验结果制定的。老年人听力状况普遍低于青年人,对语言清晰度应有更高的要求。为了探讨不同混响和噪声对老年人在室内的汉语言清晰度的影响,本文通过汉语言主观评价试验,研究了在有混响、噪声和混响噪声并存的条件下,客观指标STI与主观听音得分SI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做了青年人与老年人的比较,二者SI得分平均差值为29%。模拟曲线拟合程度分别为:老年人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62,标准偏差为7.8%;青年人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67,标准偏差为5.3%。2、做了不同年龄段老人的比较,60岁、70岁、80岁年龄段老人与青年人的SI得分平均差值分别为28%、29%、33%。相同STI条件下,老年人与青年人的语言清晰度得分确实存在较大差异,老年人相关厅堂设计中应在声学处理上加以重视。
【关键词】:老年人 语言清晰度 STI SI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112;C913.6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2 研究现状9-11
- 1.3 研究内容11-12
- 第二章 实验12-23
- 2.1 测试材料12-13
- 2.2 语言声信号13-14
- 2.3 干扰噪声14-16
- 2.4 ST工的计算16-18
- 2.5 实验对象18-19
- 2.6 测试方法19-22
- 2.7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主观汉语语言清晰度与客观语言清晰度参数23-39
- 3.1 SI处理方法及有效性检验23-25
- 3.2 拟合模型的比较25-27
- 3.3 主观汉语言清晰度得分与STI之间的关系27-35
- 3.3.1 不同年龄的比较27-30
- 3.3.2 不同条件的比较30-35
- 3.4 单因素方差分析35-38
- 3.5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39-40
- 附录一40-41
- 附录二41-46
- 参考文献46-50
- 作者简介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健新;汉语平均频谱噪声下的汉语语言清晰度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2 刘竞先;影响影院语言清晰度的因素[J];影视技术;2002年02期
3 彭健新;;三种干扰噪声对汉语语言清晰度的影响[J];振动与冲击;2005年06期
4 王杰;张承云;蔡阳生;彭妙颜;曾维坚;;语言清晰度评价指标的实验研究[J];电声技术;2008年04期
5 潘立超;陆文秋;;扩声系统语言清晰度的工程估算和修正[J];电声技术;2009年05期
6 顾克明;;语言清晰度是多功能会场系统设计的重要声学指标[J];智能建筑;2009年02期
7 王强;陈建利;田宝国;;厅堂语言清晰度的设计理念[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0年01期
8 魏卫刚;葛剑敏;张华;周兆驹;;早期衰变时间与信噪比对语言清晰度影响实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9 彭健新;吕永鑫;刘小俊;路晓东;;汉语母语听音人的室内汉语与英语语言清晰度比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负永进;杨雅婷;;体育场语言清晰度的提高和回声的消除[J];门窗;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健新;;基于仿真的教室语言清晰度主观评价[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2 彭健新;;基于可听化技术的汉语语言清晰度主观评价[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3 彭健新;赖以升;;不同声级下的室内汉语语言清晰度[A];运输噪声的预测与控制——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彭健新;吴硕贤;李宁荣;;基于仿真脉冲响应的汉语清晰度评价[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彭健新;;教室语言清晰度测量与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6 彭健新;;基于仿真的厅堂语言清晰度评价和预测[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宋拥民;;声压级对教室语言清晰度的影响[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8 汪俊东;彭健新;;关于教室语言清晰度评价的一些看法[A];中国声学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严南杰;王丹;汪俊东;彭健新;;小学教室语言清晰度参数测量与分析[A];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10 宋拥民;盛胜我;;信噪比对教室语言清晰度的影响[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刚平;车内语言清晰度分析评价及其主动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闫嘉;混响与噪声对老年人汉语言清晰度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6年
2 胡国祥;大型展厅声场特点及语言清晰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震;地下商业街语言清晰度模拟及其改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挺;声源指向性对室内汉语语言清晰度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8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7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