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的学校小组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20:09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的学校小组工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小组工作 救助 大学生弱势群体


【摘要】: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近几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鉴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对他们进行专业、有效的救助,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主要论述运用学校小组工作的方法来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过程以及结果,致力于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问题,并为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学校社会工作救助体系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同时介绍了本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第二章对研究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同时论述了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学校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包括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以及当前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存在的问题,进而说明运用学校小组工作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章为运用学校小组工作模式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一般过程,主要论述救助过程的阶段划分,以及在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第五章主要论述我们运用小组工作模式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一个具体操作过程,包括每个小组的基本情况、小组活动的目标、小组每次聚会的具体活动内容以及对救助效果的评估等。第六章通过分析学校小组工作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效果,总结其优势和不足,并反思本次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为以后进行的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用实践证明,运用学校小组工作方法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是可行的并且是行之有效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结合其他救助方式,构建一套完善的学校社会工作救助体系,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问题,促进个人、学校、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学校小组工作 救助 大学生弱势群体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5.5;C91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第一章 导论8-16
  • 一、课题来源及意义8-10
  • (一) 本课题的来源8-9
  • (二) 本课题的意义9-10
  • 二、研究现状综述10-13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三、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3-14
  • (一) 研究思路13
  • (二) 研究方法13-14
  • 四、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14-16
  • 第二章 学校小组工作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理论基础16-20
  • 一、核心概念界定16-17
  • (一) 大学生弱势群体16
  • (二) 学校社会工作16-17
  • (三) 学校小组工作17
  • 二、相关理论分析17-20
  • (一) 需要理论17-18
  • (二) 社会学习理论18
  • (三) 系统理论18
  • (四) 心理分析理论18-19
  • (五) 抗逆力理论19-20
  • 第三章 学校小组工作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介入分析20-29
  •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问题20-23
  • (一)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20-22
  • (二) 大学生弱势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22-23
  • 二、当前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23-25
  • (一) 指导理念存在偏差23-24
  • (二) 工作方法不恰当24-25
  • 三、学校小组工作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5-29
  • (一) 学校小组工作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必要性25-26
  • (二) 学校小组工作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可行性26-29
  • 第四章 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的学校小组工作过程29-40
  • 一、小组的形成阶段29-35
  • (一) 需求评估和目标确定29-31
  • (二) 招募和评估组员31-32
  • (三) 小组的筹备工作32-34
  • (四) 小组计划书34-35
  • (五) 小组成员招募结果35
  • 二、小组活动初期35-36
  • 三、小组活动中期36-37
  • 四、小组活动后期37-38
  • 五、小组活动评估38-40
  • 第五章 学校小组工作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实例操作40-70
  • 一、成长励志小组——大学生经济弱势群体救助40-49
  • (一) 成长励志小组基本信息40-41
  • (二) 小组活动的主要过程和内容41-46
  • (三) 小组活动评估46-49
  • 二、学业腾飞小组——大学生学业弱势群体救助49-55
  • (一) 学业腾飞小组基本信息49-50
  • (二) 小组活动的主要过程和内容50-53
  • (三) 小组评估53-55
  • 三、青春启航小组——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救助55-61
  • (一) 青春启航小组基本信息55-56
  • (二) 小组活动的主要过程和内容56-59
  • (三) 小组评估59-61
  • 四、就业蓝图小组——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救助61-68
  • (一) 就业蓝图小组基本信息61-62
  • (二) 小组活动主要过程和内容62-65
  • (三) 小组评估65-68
  • 五、学校社区资源支持网络建立68-70
  • 第六章 学校小组工作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效果及分析70-77
  • 一、学校小组工作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效果70-71
  • 二、学校小组工作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优势71-73
  • 三、学校小组工作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不足73-75
  • 四、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75-76
  • 五、结语76-77
  • 参考文献77-80
  • 附录80-84
  • 致谢辞84-85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福存;;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2期

2 胡素珍;;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型特征及解决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0年07期

3 李绍伟;;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分析[J];消费导刊;2008年16期

4 黄遵斌;;试论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Z1期

5 齐常华;李文涛;;当前弱势群体大学生现状及成因分析[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冯慧芸;;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4期

7 刘峰;;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何毅;;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看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救助[J];教书育人;2006年32期

9 孙庆民;;浅论高校社会工作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年35期

10 熊凤水;;传统与现代:建国后我国社会救助理念的嬗变[J];理论观察;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亚琴;同在蓝天下[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唐素芝;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崔晴;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王俊翔;边缘生存:“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学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江涛;当前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80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780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a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