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产业 文化消费 消费函数 Eviews 单整检验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而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居民收入的提高,进而带来了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在满足温饱之后有了更多的精神消费需求,文化消费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居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2009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转型之年”,2008年的金融海啸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但同时以此为契机,也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凸显了文化产业的特殊优势。无论是从国家政府层面还是消费者层面,文化产业的进步和文化消费的提高都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选取了文化消费这一热点问题,并以首都北京的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首先从概念上对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的含义和内容进行了界定,对经典消费函数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国内外关于文化消费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综述。 (二)运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对北京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进行了单因素分析,描绘除了北京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并与其他城市进行对比,找出优势与不足。 (三)从供给、需求、价格和政策四个角度,探讨了影响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因素。 (四)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在长期和短期中,各因素对北京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前述分析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具是SwiffChart制图工具和统计软件Eviews6.0,借助Swiffchart,能够画出简洁而生动的图表,借助Eviews能够进行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构建误差修正模型。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消费 消费函数 Eviews 单整检验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2.4;F224;F126.1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13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10-11
- 1.2 研究方法11
- 1.3 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创新之处11-13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理论和文献综述13-20
- 2.1 相关概念界定13-15
- 2.1.1 文化产业内涵13
- 2.1.2 文化消费的内涵13-14
- 2.1.3 文化消费的具体内容14-15
- 2.2 经典消费函数理论回顾15-17
- 2.2.1 绝对收入消费函数15
- 2.2.2 相对收入假说理论15-16
- 2.2.3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16
- 2.2.4 永久收入消费理论16-17
- 2.3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17-20
- 3 北京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状况分析20-36
- 3.1 文化产品供给21-23
- 3.2 文化设施建设23-26
- 3.3 文化产品价格26-30
- 3.4 文化消费需求30-32
- 3.5 文化产业政策32-34
- 3.6 消费体制和环境34-36
- 4 北京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探讨36-44
- 4.1 供给因素36-37
- 4.2 需求因素37-39
- 4.2.1 收入水平37-38
- 4.2.2 文化层次38-39
- 4.3 价格因素39-40
- 4.4 政策因素40-44
- 4.4.1 人口政策40-41
- 4.4.2 教育政策41-42
- 4.4.3 文化体制改革42-44
- 5 北京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实证分析44-53
- 5.1 消费函数的表达式44
- 5.2 消费函数变量选择44-45
- 5.3 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45-47
- 5.3.1 协整分析和检验45-46
- 5.3.2 误差修正模型(ECM)46-47
- 5.4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过程47-53
- 5.4.1 数据来源47
- 5.4.2 数据处理过程47-49
- 5.4.3 单整检验49-50
- 5.4.4 协整检验50-51
- 5.4.5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51-52
- 5.4.6 北京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实证分析结果解释52-53
- 6 政策建议与本文不足之处53-58
- 6.1 政策建议53-56
- 6.1.1 增加居民收入53-54
- 6.1.2 文化产品价格合理化54-55
- 6.1.3 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55-56
- 6.1.4 加强引导,培养消费者文化消费意识56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56-58
- 参考文献58-60
- 作者简历60-62
- 学位论文数据集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锐;;“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东岳论丛;2011年07期
2 李秀玲;肖皓匀;;浅析北京市经济发展对北京市人口迁移的影响[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3 夏宝君;陈培爱;;论宋代市民文化的传播与消费变迁[J];求索;2011年06期
4 张芳;;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5 解学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绩效与文化消费生态研究——以上海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7期
6 杨南丽;谭蔚沁;;云南边疆地区大学生文化消费特征的调查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袁跃兴;;我们是否需要“奢侈文化”[J];环境教育;2011年07期
8 乐与;;视野[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9 金榜;;基于误差修正函数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预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靳秋;;信息荟萃[J];金秋;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青;;发挥农村文化消费在扩内需、保增长中的独特作用[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课题组;;吉林省文化消费的现状及其走势[A];吉林省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续集三)[C];1998年
3 张兆宇;;2010年北京市城镇居民社会诚信指数调查分析[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李聪;;文化消费引导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5 郭俊华;;天津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6 高志青;谭京京;;北京市城镇居民超重率和肥胖影响因素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高淑霞;;出版经济学刍议[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涂兵兰;;翻译文学的俗化与消费接受[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斌;;博物馆文化产品研究与开发[A];秦晋豫三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8年
10 杜悦;徐启建;;人文建设在大众消费文化中突围——访刘士林教授[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少均;遏制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N];贵阳日报;2005年
2 苗福生 钟昱 段国旭;农民文化消费严重不足 子女教育支出显著增加[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3 王莹 万一;文化消费高 “门槛”谁制造?[N];太原日报;2005年
4 孙逊;遏制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N];文汇报;2005年
5 本月撰稿 王_J;降低文化消费的门槛[N];文学报;2005年
6 记者 熊玲 实习生 欧阳小抒;文化消费渐入“后喻”时代[N];云南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陈素璧邋蔡晓玲;文化消费很热 文化旅游很冷[N];珠海特区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韦荣财;农村文化消费亟需进一步拉动[N];广西政协报;2008年
9 王亚南;“十一五”文化消费增幅不容乐观[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记者 刘娟 陆璐;文化消费成扩内需新热点[N];大庆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光;文化消费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2 邓安球;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3 李涛;文化产业背景下的文化艺术生产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玲;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魏来;中国文化经济的理论渊源与现代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邓晓辉;新工艺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张华茂;知识实践论[D];吉林大学;2004年
9 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吕健;文化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yN;北京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实证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黄倩妮;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城市文化消费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文丽;泰安市文化消费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曹乃甲;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特点与教育建议[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程祝珊;台湾槟榔文化之视觉艺术体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6 刘文娟;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消费现状及其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石德旺;城市居民阶层结构与文化消费[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罗晓玲;高等院校教师家庭文化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9 姚亚红;文化消费的伦理精神[D];苏州大学;2006年
10 李伟;试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论文化消费的发展与对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本文编号:829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29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