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社会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苏轼社会思想研究
【摘要】: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是以历代思想家对社会“治乱兴衰”的思考和实践为主要内容。苏轼所处的北宋时期,一方面士人面对战争之后社会生产生活百废待兴的局面,以救弊兴图为己任,纷纷提出各自的社会改革方案;另一方面由于“祖宗家法”和“儒学复兴”的浪潮,文人社会地位提高,激发了其登上政治舞台的从政热情,形成了士大夫与君王“共定国是”的格局。苏轼的社会思想源于对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他以引佛道入儒和对性情论、道德风俗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从君臣观、礼制、刑法、宗教以及经济思想与社会秩序稳定等方面提出了以儒家的仁爱政府和等级社会秩序为基础而又超越经典的理想社会模式。 苏轼的社会思想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受传统儒家君臣观念的影响,苏轼认为只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才可以发挥统治阶级社会道德典范的作用。而在社会控制方面,苏轼不但受传统儒家“德主刑辅”思想的影响而主张推崇礼治、兼用法治,将社会软控制与硬控制手段相结合,而且他还善于利用民众对宗教的敬畏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此外,苏轼受传统儒家“民有恒产,方有恒心”的影响,认为保持社会秩序稳定的关键就是使人民安居乐业,因而对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水利工程和赈济灾伤等民生问题的解决给予了高度重视。 苏轼的社会思想具有综合性强、以礼为本和注重民生的特点。苏轼虽然将儒释道三教思想从学术上相互融合,,并且肯定了佛道思想在平衡个人心理和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但其社会思想依然是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体,以德为本、以礼为教。此外,苏轼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始终贯穿于他的社会思想当中。苏轼的社会思想较同时代士人,因为对儒释道思想的兼容并包而更加具有现实性。因而他提出的理想社会模式为士人提供了一个更大的选择空间:既可在积极入世之时追求圣人的兼济天下之道,尽职尽责;又可在挫折之时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达到内心的平衡。这种理想社会模式,不仅有利于调节士人在不同境遇时的内心状态,更加有利于社会整体的自我调整,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总而言之,苏轼的社会思想因更加注重现实,不仅对北宋社会秩序的重建和社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历史经验。
【关键词】:苏轼 社会思想 君臣观 社会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4;C91-09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4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0-11
- 1.1.1 问题的提出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2 苏轼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14-19
- 2.1 时代背景14-17
- 2.1.1 内忧外患的政治危机14-15
- 2.1.2 “不杀士人”的祖宗家法和“儒学复兴”15-16
- 2.1.3 佛道两教的特殊地位16-17
- 2.2 苏轼的个人经历17-19
- 3 苏轼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础19-32
- 3.1. 苏轼的学术思想基础19-24
- 3.1.1 以儒家思想为本19-21
- 3.1.2 以佛道思想为用21-22
- 3.1.3 内道外儒22-24
- 3.2. 苏轼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性情论24-29
- 3.2.1 性非善非恶24-25
- 3.2.2 性命自得25-27
- 3.2.3 从“性情论”到社会控制27-29
- 3.3 苏轼社会思想的伦理道德基础—重德引俗29-32
- 4 苏轼的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思想32-44
- 4.1 君礼臣忠与社会稳定32-37
- 4.1.1 “深结天下之心”的君主理想人格32-33
- 4.1.2 “以义正君而无害于国”的臣子的理想人格33-34
- 4.1.3 理想中的君臣关系34-37
- 4.2 礼法兼治、善用宗教与社会稳定37-44
- 4.2.1. 推崇礼治37-39
- 4.2.2 兼用法治39-41
- 4.2.3. 善用宗教41-44
- 5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44-51
- 5.1. 土地问题—均户口、教赋役44-46
- 5.2. 藏富于民46-48
- 5.2.1 轻徭薄税46
- 5.2.2 反对垄断46-47
- 5.2.3 放免积欠47-48
- 5.3. 兴修水利与赈济伤灾48-51
- 6 结语51-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56-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肇怡;;让东坡居士含笑九泉[J];惠州学院学报;1984年S1期
2 任朝第;李晓峰;;中国苏轼研究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综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3 ;苏东坡作品及其综合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4 张福庆;;从苏诗的用典看苏轼晚年“忠君”思想的变化[J];江汉论坛;1990年07期
5 钟岚;;苏轼研究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在黄州举行[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6 唐凯林;;海外研究苏轼简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7 卫军英;;苏轼研究学术讨论会述略[J];文学评论;1989年02期
8 苏秘;;苏轼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概况[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9 刘德;;《赤壁赋》中“适”字考辨[J];学语文;2008年03期
10 ;《苏轼全集校注》出版[J];郭沫若学刊;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新华;;孙吴政权中荆州士人稀少的原因试探[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欢欢;;苏轼科技活动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樊文礼;;唐代儒家士人华夷观研究[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4 蔡君;苏雪痕;;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田园景境[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李磊;;江左士风在陈朝的延续及其终结[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贾建飞;;浅谈清人视野中的西域[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冀敏;;将华小建设成师生向往留恋的幸福家园——在追随行知精神的道路上实现新的生长和超越[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曹立波;;论徐霞客的山水观——从中国古代文人出游的动机谈起[A];徐霞客研究(第14辑)[C];2006年
9 王铁生;;从《士不遇赋》看董仲舒的理想人格[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10 陈金凤;;汉唐人才选举与家族关系[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廖文凯;激情回望:苏轼研究30年[N];眉山日报;2010年
2 记者王玉娟;二十余载成就苏轼研究最权威版本[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3 记者 郑敏芝;中国矿大苏轼研究院揭牌[N];徐州日报;2011年
4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寻找士人的“江南”[N];深圳商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蓝田;杨国强:走进晚清士人的心灵[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市委书记、省苏轼研究会顾问 余斌;弘扬东坡文化 展诗书城风采[N];眉山日报;2005年
7 徐成淼;多姿多彩的乡士人物画[N];北京日报;2001年
8 吴琦;儒释之间[N];光明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高毅哲;如何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记者 何腾江 实习生 陈施雅;战国士人言论自由[N];中山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龙;北魏政权中的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冯玉荣;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D];复旦大学;2005年
3 金甫f
本文编号:847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47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