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与影响因素研究及地区间对比
本文关键词: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与影响因素研究及地区间对比
【摘要】:目的: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对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进行调研,研究可能的影响的因素,旨在对影响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有基本的认识。随后进行的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在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对比研究,目的是发现两个不同的养老群体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上的差别。本文的第二部分将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情况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代表,同文献分析结果中的西部城市乌鲁木齐和东部城市北京地区的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进行了比较。目的是对目前中、西、东部地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差距有一定的了解并分析可能原因,为不同地区的努力方向给予建议。方法:1.数据收集:第一部分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法,以SF-36量表和自制的老年人一般状况调查表对从太原市56家养老机构里抽取的7家机构中符合调查标准的老年人进行一对一访谈问卷调查,其中城市地区5家,农村地区2家。共筛选出181份有效问卷,其中城市地区112份,农村地区69份。通过老年人一般状况调查问卷,收集了老年人的一些基本数据,主要分为12个方面的因素,并将其作为可能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SF-36量表对被调查老年人生命质量做了系统的评分。第二部分将太原市181位老人的生命质量的研究结果同文献分析法获得的乌鲁木齐市与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情况作了对比分析。所选文献中的数据与太原市数据为同一研究时期(一年内)且使用相同量表(SF-36量表),有较好的可比性。2.数据处理:首先,计算出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评分,并对12个可能的影响因素组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进一步的组间两两比较。其次,以12个因素为自变量,以老年人生命质量评分为因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后,用相同的研究方法依次对太原市区和农村地区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两个地区的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SF-36评分的8个维度分别做了对比分析。本文的第二部分将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分别同乌鲁木齐市以及北京市做了对比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退休前职业(P0.01)、自理能力(P0.001)、体育锻炼(P0.001),引入多元回归方程的因素包括:退休前职业、自理能力、体育锻炼、居住满意度、文化程度。单因素分析表明,影响太原市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包括:退休前职业(P0.01)、自理能力(P0.001)、居住满意度(P0.05)、体育锻炼情况(P0.001),引入多元回归方程的因素包括:体育锻炼、自理能力和退休前职业。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太原市农村地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只有自理能力(P0.01),引入多元回归方程的因素也仅有自理能力一项。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相比,在7个有统计学意义的维度中,除生理功能这一维度为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外,其余维度均为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通过中、西、东部地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8个维度的对比,可以发现东部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整体情况要好于中部和西部,但精神健康的差异较躯体健康明显。结论:1.自理能力是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对于自理能力低的老年人,应给予更多的关怀使其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2.太原城市地区养老机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比如为老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体育锻炼条件、丰富的文化娱乐设施等。相比之下,目前太原市农村地区养老机构更需要实现物质条件的多样化和整体完善。3.发达地区的养老机构应该谋求养老模式的创新和改善,为老年人创造更全面更科学的养老环境。中西部地区要以东部地区养老机构为模板结合自身的情况来构建最适宜该地区老年人的生存环境。西部地区还需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基本的生理健康。4.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对于老年人同等重要,不同的地域要结合相应的经济社会条件,以良好的生理健康为前提充实精神生活,实现养老机构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5.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包括老年人群体在内的家庭、社会、机构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来应对。构建社区与居家养老相结合,机构为依托的综合养老模式拥有良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养老机构 老年人 生命质量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3.6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1
- 1 引言11-25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1-13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3-19
- 1.3 研究方法19-20
-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20-22
- 1.5 论文框架22-24
- 1.6 论文的创新点24-25
- 2 太原市养老机构相关研究25-53
- 2.1 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5-35
- 2.2 太原市市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5-45
- 2.3 太原市农村地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45-50
- 2.4 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市区与农村地区对比50-53
- 3 中、东、西部地区对比研究结果53-57
- 3.1 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与新疆乌鲁木齐市对比53-55
- 3.2 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与北京市对比55-57
- 4 讨论与建议57-63
- 4.1 结果讨论57-60
- 4.2 对策建议60-62
-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9
- 附录69-76
- 致谢76-77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77-78
- 个人简历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春霞;张万红;;大学生生命质量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09期
2 吴铁坚 ,王均乐 ,岳文浩;病人生命质量的研究:回顾与瞻望[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3 明珠;;安全健康——生命教育的生命线[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4 沙风;;老年人期盼福寿双全[J];老人天地;2002年07期
5 杨会昌;提高生命质量[J];思维与智慧;2002年06期
6 丁帮梅;龚建新;朱宝立;张恒东;余彬;韩磊;;油田工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02期
7 杨建丽;赵剑华;饶学军;耿樱;熊燕;;中职生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15期
8 罗伽禄;;从生命质量视域看“三生教育”[J];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刘艳霞;;休闲体育对提高生命质量的价值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10 马小燕;丁爱芝;洪聿荣;刘珍红;;福建省医学生生命质量现象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和健康长寿的根本途径[A];陕西省老年学会——加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C];2003年
2 ;提高老同志生活、生命质量途径的探讨[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选集[C];2003年
3 梁中天;;正确理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生命神圣的关系[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顾云;;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日常健康生活对策[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史健生;;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刍议[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6 王秀涛;;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A];河南省护理学会内科护理专业新知识、新进展、健康老龄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解亚宁;赵静波;王燕;;高原和沙漠特殊环境下军人的生命质量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马琛明;陈_g;解基严;万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中期随访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9 董有新;;珍惜健康 提高生命质量[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陆绍闵;;建立快乐健康的心理平台[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葑;东药:提升生命质量 打造百亿集团[N];沈阳日报;2007年
2 韩林涛;生命质量新说[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读书:提高生命质量的动力之源[N];中国文化报;2004年
4 陆志城;让生命质量作主[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陈可冀;关爱老年人的生命质量[N];通辽日报;2007年
6 顾德宁;生命质量应作为医疗定价的参数[N];新华日报;2008年
7 特约记者 唐振兴;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研讨会召开[N];中国老年报;2002年
8 译 小玉;人类寿命延长 但生命质量下降[N];中国医药报;2013年
9 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教授关镇煊助理教授张宙桥;积极生活提高生命质量[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顾德宁;医疗定价要以提高生命质量为标准[N];新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晶梅;层次分析法与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综合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2 周标;浙江省老年人群生命质量及个性化健康干预模式的评价[D];浙江大学;2011年
3 程金湘;胶质瘤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4 王红妹;跨文化社区慢性病流行病学及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孟亚军;中国HIV感染者生命质量量表的编制及生命质量评估[D];四川大学;2007年
6 胡传来;低出生体重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综合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7 贾兆宝;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和生命质量随访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8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王煜;中国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对卫生服务利用影响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10 刘国琴;民族亚文化人群健康状况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敏;综合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不良情绪及生命质量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贾静宇;太原市大学生生命质量及其就业压力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振华;出租车司机职业健康状况与生命质量调查[D];山东大学;2015年
4 范胜亮;生命质量量表在肺癌患者中应用的改进及评价[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5 刘坤;农村老年人个人社会资本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5年
6 庄元;低强度健身方案对呼和浩特市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7 林文娟;D型人格对心脏电子装置植入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宫霄欢;社区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改善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9 马天来;湘西地区大学生生命质量与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10 刘冠;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与影响因素研究及地区间对比[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50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50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