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话语群:公共空间与村落文化权力

发布时间:2017-09-15 11:16

  本文关键词:话语群:公共空间与村落文化权力


  更多相关文章: 话语群 话语权力 公共空间 村落社会 文化权力网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关系尤其是乡村公共空间和乡村文化权力网络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乡村社会关系的变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和微观层面的个体选择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是怎样产生的?其动力何在?它遵循着怎样的规律?对于乡村社会未来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行动——话语群”的视角对于隐村公共空间和文化权力网络的变迁与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展开之前,先对村庄边界和日常生活体系进行了分析,这是对隐村话语群分析的前提。对于村庄边界的分析是从不同侧面了解隐村人的村庄意识,将隐村与其他村庄尤其是从兴村中抽离出来。日常生活体系则是隐村人行事的基本逻辑,对于话语群的展开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包产到户为隐村话语群分化的历史起点,将包产到户至今的时间按照话语群分化的不同状况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包产到户时期、打工经济时期和返乡时期,选取了不同时期话语群分化的重要因素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以行为突破所产生的缺口为逻辑起点,按照“行为——观念——话语——环境”的内在演进脉络为主线贯穿于各个阶段的话语群分析之中。在最后的余论部分,我们对全篇的分析进行了学理上的梳理,分别从乡场、官场、市场对于话语群变化的影响,话语群变迁背后的村落文化权力,话语群变迁中的公共空间形态,文化权力型塑下的公共空间等四个方面对全篇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话语群 话语权力 公共空间 村落社会 文化权力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2.8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导论9-20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9-10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0-13
  • (一) 公共空间研究综述10-12
  • (二) 文化权力结构分析综述12-13
  • 第三节 研究视角13-16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16-18
  • (一) 话语群16-17
  • (二) 公共空间17
  • (三) 文化权力网络17-18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18-20
  • 第二章 村庄边界与日常生活体系20-31
  • 第一节 村庄边界20-24
  • (一) 地理边界20-22
  • (二) 身份边界22-24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社会体系24-31
  • (一) 信仰体系24-26
  • (二) 亲属结构26-29
  • (三) 交换体系29-31
  • 第三章 村落公共空间话语群的分化31-38
  • 第一节 多元话语类型31-32
  • 第二节 集体记忆的话语选择32-34
  • 第三节 圈层社会中的话语群34-36
  • 第四节 村庄事件中的话语群36-38
  • 第四章 包产话语:初现缺口的公共空间38-50
  • 第一节 流动性话语的进入38-41
  • 第二节 大众媒介话语的进入41-43
  • 第三节 民居变迁中的家庭话语43-45
  • 第四节 新兴话语的兴起45-50
  • 第五章 打工话语:日渐式微的公共空间50-61
  • 第一节 集体会议的减少50-53
  • 第二节 闲话力量的消散53-55
  • 第三节 民居变迁中的个体话语55-57
  • 第四节 多元话语群的持续分化57-61
  • 第六章 返乡话语:共识难产的公共空间61-72
  • 第一节 权力话语的形态更替62-64
  • 第二节 情感话语的诉求回升64-66
  • 第三节 神灵话语的潜滋暗长66-69
  • 第四节 难以产出的村落共识69-72
  • 第七章 话语群视角下的村落变迁透视72-82
  • 第一节 乡场、官场、市场对于话语群变化的影响72-74
  • 第二节 话语群变迁背后的村落文化权力74-76
  • 第三节 话语群变迁中的公共空间形态76-78
  • 第四节 文化权力型塑下的公共空间78-82
  • 参考文献82-86
  • 致谢86-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慧清;社会转型期农村邻里冲突的解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陈勋;村落家族文化公共空间的嬗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3期

3 童潇;宗教的功能性本质及其场域表现——以社会学功能论视角所进行的分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王岳川;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J];教学与研究;1998年02期

5 王日根;张先刚;;从墓地、族谱到祠堂:明清山东栖霞宗族凝聚纽带的变迁[J];历史研究;2008年02期

6 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J];史林;2003年01期

7 何兰萍;;从公共空间看农村社会控制的弱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02期

8 谭必友;作为组织话语的民间信仰与秘密结社——话语群视阈里的古村社会变迁调查之一[J];经纪人学报;2005年01期

9 谭必友;话语群理论及其社会研究方法(之一)[J];经纪人学报;2005年03期

10 武婧;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从斯科特·普尔的概念群到谭必友的话语群[J];经纪人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磊明;乡村社会巨变中的纠纷调解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恽光曦;农民对信访合理性的自我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勇;“广场”的兴盛与衰败[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856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56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5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