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湖北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3:38

  本文关键词:湖北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湖北省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协调关系


【摘要】:城市化包含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强化、分异的过程,城市地域景观的推进过程,即人口的城市化和土地的城市化。随着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张,土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涌入小城市的速度相对较慢,造成大量城市建成区土地的空置率极高,湖北省有些城市成为全国闻名的“鬼城”,如十堰、黄梅县正街鑫城等,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社会问题。 目前有关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研究主要集中测算二者的协调匹配程度、因果关系分析及策略等,缺乏对城市时空动态演变的探究,本文尝试从城市内部协调性和时空动态演变发展进行综合考虑。 构建湖北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复合指标体系,使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建立二者的协调关系模型。使用Matlab与DPS软件构建灰色神经网络模型(GNNM),对未来城市化发展进行动态预测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1991~2011年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时空演变特征 在时间尺度上,1991~2011年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指数持续上升,协调发展水平也逐渐提高,2001~2004年仍处于土地城市化滞后型,2004~2011年属于土地城市化超前发展型。1991~1995年的失调阶段和1996~2000年的过渡阶段,主要由于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土地城市化明显低于人口城市化使协调发展度D较低。2001~2011年的协调阶段,主要得益于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在空间格局上,1991~2011年13个地级市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各市的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差距略偏大;协调发展类型区域分异有一定的规律;人口城市化滞后型的城市比例较高; 仅从土地和人口贡献率上,全省城市化人口贡献率和土地贡献率地区差距在逐步缩小,呈现均衡发展趋势。 2.土地城市化快速扩张的驱动力因素 省域上,主要因素有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居民消费结构的变更,产业结构的演变,城市再开发成本极高; 各区域上,鄂西片区的襄樊、宜昌和十堰经济增长优势较突出;恩施交通不便,生态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围绕武汉、荆州、宜昌和襄樊的周边城市发展迅速;全省城市空间分布在均衡演化的总趋势下,空间结构的重心向南部或东南部移动。 3.城市化的动态演变发展 在模型选取上,单一的BP神经网络模型比灰色GM (1,n)、GM (1,1)模型拟合精度更高,而组合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GNNM)较单一模型预测精度更高,适合多维自变量的时间序列的动态拟合; 2020年土地城市化快速增加远远大于人口城市化,2020年土地城市化指数是人口城市化指数的2.36倍,土地城市化仍在超前发展。
【关键词】:湖北省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协调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24.24;C912.8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7
  • 1.3 研究方案17-20
  • 1.3.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17-18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18-20
  • 2 经典基础理论20-23
  • 2.1 人口流动理论20-21
  • 2.2 人地关系理论21
  • 2.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21-23
  • 3 湖北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关系23-43
  • 3.1 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模型23-29
  • 3.1.1 研究区概况23-24
  • 3.1.2 构建指标体系24-25
  • 3.1.3 数据来源及处理25-27
  • 3.1.4 主成分提取及指标权重的确定27-29
  • 3.1.5 协调发展水平的分析29
  • 3.2 湖北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关系分析29-32
  • 3.3 湖北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空间协调差异32-40
  • 3.3.1 各地级市城市化指数空间分级33-36
  • 3.3.2 各地级市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36-39
  • 3.3.3 各地级市城市人口和建成区增长的贡献率39-40
  • 3.4 湖北省土地城市化超前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40-43
  • 3.4.1 土地城市化快速扩张驱动力分析40-41
  • 3.4.2 湖北省各地级市土地城市化快速扩张驱动力分析41-43
  • 4 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动态预测分析43-63
  • 4.1 灰色神经网络模型43-49
  • 4.1.1 GM(1,1)模型43-45
  • 4.1.2 GM(1,n)模型45-48
  • 4.1.3 BP神经网络模型48-49
  • 4.2 湖北省城市化指数的动态分析验证49-59
  • 4.2.1 GM(1,1)模型的实例计算49-50
  • 4.2.2 GM(1,n)模型的实例计算50-52
  • 4.2.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实例计算52-54
  • 4.2.4 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可靠度验证54-59
  • 4.3 湖北省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分析59-61
  • 4.4 湖北省城市化发展的思考61-63
  • 5 结论和展望63-65
  • 5.1 结论63-64
  • 5.2 不足与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培祥;;广东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2 张萌萌;王亚华;柴明堂;李大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关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3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魏冶;;湖北“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及其层级结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4 黄丹;徐邓耀;;基于SPSS的人口增长与土地城市化关系分析研究——以南充市区为例[J];重庆与世界;2011年01期

5 黄向梅;夏海勇;;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间的动态关系——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问题;2012年05期

6 姚士谋,李昌峰,管驰明;城市化问题急需数学思维[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2期

7 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4期

8 王洋;李翠霞;;西方人口流动理论经典模型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张军岩,王国霞,李娟,鲁奇;湖北省随州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变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10 许学强,张俊军;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地理学报;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888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88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b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