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08 20:09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交往理论 现代化 主体意识 市场经济 社会公共领域
【摘要】:马克思交往理论对研究社会、经济、个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马克思对交往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初步形成到深化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对生产力与社会交往关系的辨析,说明交往与生产互为前提、生产决定交往形式、交往制约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由此推出交往在其复杂性中表现出对社会、经济、个人的影响。 其次,在交往与经济关系中,通过对交往与分工以及交往与社会经济形态的关系,研究不同类型的经济形态在社会交往下表现出的特性。特别是交往对市场经济的建构对个人解放以及社会公共领域的建构方面产生的影响。交往促进并实现人的发展,并使得生产、交换成为个体价值取向和活动目标,从而促进了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再次,交往的普遍化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而现代化的实现应满足几个条件:1.人能够自由的从事商品的生产、交换,并成为个人价值目标,也就是说商品经济形态的普遍化得到实现。2.国家与社会的分离成为可能,传统官本位及小农经济的影响得以破除。3.个体与社会的发育,原本孤立的生产要素,如科技、文化等如何能组合成一种力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交往理论 现代化 主体意识 市场经济 社会公共领域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A8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引言7-9
- 第2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和基本思想9-20
- 2.1 马克思交往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形成9-12
- 2.1.1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初步形成9-10
- 2.1.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深化和发展10-12
- 2.2 交往与生产的关系12-20
- 2.2.1 交往与生产互为前提12-14
- 2.2.2 生产决定着交往形式14-16
- 2.2.3 交往制约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16-20
- 第3章 交往与经济20-33
- 3.1 交往与分工20-23
- 3.1.1 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社会分工的状况20-21
- 3.1.2 社会分工状况决定着社会交往形式21-22
- 3.1.3 社会分工确定了交往形式历史演变22-23
- 3.2 社会经济形态23-33
- 3.2.1 自然经济中的交往关系24-26
- 3.2.2 商品经济中的交往关系26-29
- 3.2.3 “市场经济”中的交往关系29
- 3.2.4 交往关系转变对于目前我国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29-33
- 第4章 交往与个人33-37
- 4.1 交往促进并实现人的发展33-37
- 4.1.1 交往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33-34
- 4.1.2 生产、交换成为个体价值取向和活动目标34-35
- 4.1.3 交往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的促进35-37
- 第5章 交往与社会37-48
- 5.1 交往与社会发展37-40
- 5.1.1 交往是社会制度演变的动力37-38
- 5.1.2 交往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38-40
- 5.2 交往条件下现代化的建构40-48
- 5.2.1 建构社会公共领域40-43
- 5.2.2 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共领域43-44
- 5.2.3 国家与社会分离44-45
- 5.2.4 个人主体精神的确立45-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相林;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闲暇时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6期
2 赖志凌;纪真;;中国现代化的社会结构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实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3 黄学贤;公共利益界定的基本要素及应用[J];法学;2004年10期
4 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走向[J];教学与研究;2000年08期
5 贾高建;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关怀[J];理论前沿;2000年04期
6 王金福;马克思两种异化观之比较[J];理论探讨;1997年06期
7 尹星凡;黄承烈;;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郑召利;论交往实践活动的哲学人类学根据[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郁建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J];社会学研究;2002年01期
10 范进;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6期
,本文编号:996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99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