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延安精神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延安精神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陕西科技大学》 2014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延安精神关系研究
王舒
【摘要】:本文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指中共中央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逐步形成的新时期的价值观念。延安精神特指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反法西斯战争期间所形成的新的民族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形成证明,延安精神正是其取之不竭的思想源泉。 改革开放负面影响带来的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说明,我国正在面临着一场人生观和价值观危机的严重挑战。这些当代不良世风与延安精神倡导的鄙视金钱、鄙视浪费、鄙视卖国的传统世风形成鲜明比照。这一比照进一步说明当代不良世风背叛革命传统,更背离来自于革命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国内外学界某些通过否定延安精神进而达到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集中反映在延安精神过时和虚无的论调中。这些论调的关键环节是无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延安精神的传承,无视延安精神的现实作用,企图割断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些论调正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侵蚀和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经步骤。它警示我们,勿忘革命传统,永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活力之所在。 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诞生的背景不同,前者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后者则是在和平与发展年代。但是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肯定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追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为着整个人类的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努力。延安精神主要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七大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中共十八大的概括,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政治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体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三个层面,其每个层面都体现出与延安精神内含的对应关系。 传承延安精神,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仅仅依赖经济杠杆的自然而然。主要应利用各种形式给全民族以价值导向。延安精神于延安时期正是通过政策导向、媒体导向、教育导向、文艺导向等形式,于全社会培育起来并引发重大影响。其中政策导向是关键。 传承延安精神,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使其流于形式。主要应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榜样带头作用,新中国建立以来两个三十年传承延安精神的历程,给今天精神正能量的发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永贵;李雅;;以延安为中心的各根据地出版事业[J];出版发行研究;2007年12期
2 李艳玉;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J];上海档案;2001年03期
3 王春明;;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J];党史文汇;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冬;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秧歌剧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谢瑛;;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中谈民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肖小明;;论民生问题背景下责任政府的构建[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建明;;在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中提高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能力的路径探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振宇;;论东北解放区与延安解放区“秧歌剧”之异同[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2 王瑞;从延安文艺新潮的勃兴到《讲话》的发表——解放区个性启蒙主义文艺思潮兴衰的反思[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张山明;;解放区印刷出版工作[J];出版史料;2003年01期
4 高飞;;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大众化浅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5 谢丽;;延安解放区新秧歌兴盛缘由探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朱民志,安波 ;秧歌剧《兄妹造林》曲选[J];当代戏剧;1999年04期
7 郑洪轩;;毛主席看秧歌剧[J];党史纵横;1992年03期
8 李红英;;秧歌剧《兄妹开荒》的创新价值[J];大舞台;2008年04期
9 孙国林;;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细节与花絮[J];湘潮;2008年01期
10 陈非;;从文艺大众化到乡村文艺主流化——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关于文艺大众化的历史建构[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苗苗;土地革命时期音乐在我军政治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师伟伟;知识分子与延安文艺[D];延安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峰;感悟延安精神[J];支部建设;2003年12期
2 李庆刚;;弘扬延安精神,建设小康社会——延安精神研究学术座谈会综述[J];高校社科信息;2003年03期
3 廉永杰;延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提升[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袁玉山;弘扬延安精神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郝凤年 ,宋伟;延安精神超越时空[J];党建;2004年08期
6 贾治邦;让延安精神焕发新的光辉[J];求是;2004年14期
7 付喜凤;延安精神析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年09期
8 谭振华;;论弘扬延安精神[J];贵州农村金融;2004年01期
9 本刊评论员;;始终不渝地大力弘扬延安精神[J];贵州农村金融;2004年11期
10 张珍凡;;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抓住机遇有效发展[J];贵州农村金融;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发科;;纪念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弘扬延安精神[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杨辅;;杨善洲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第二编 延安精神与党的先进性建设[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4 李文海;;弘扬延安精神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5 王群;;弘扬延安精神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条件[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6 ;弘扬延安精神与党的先进性建设[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胡兴华;;弘扬和实践延安精神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8 毕远佞;;浅析弘扬延安精神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关系[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9 何勤;;传承延安精神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佳木;;什么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以及应当怎样弘扬延安精神[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蓉;[N];楚雄日报(汉);2006年
2 毕恩彪;[N];楚雄日报(汉);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春波;[N];楚雄日报(汉);2007年
4 通讯员 刘永祥;[N];大理日报(汉);2006年
5 记者 陈耀;[N];大理日报(汉);2007年
6 李喜梅(作者为甘泉县政协委员);[N];各界导报;2006年
7 日立;[N];光明日报;2006年
8 李瑞英;[N];光明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铮;[N];河南日报;2006年
10 陕西省延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杨鑫;[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党挺;延安体育之研究(1935-1948)[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2 刘苏华;延安出版业研究(1937-1947)[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飞;论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陶政波;论延安精神的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铮;论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D];延安大学;2011年
4 王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延安精神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5 杨阳;创新社会管理视域下延安精神研究[D];延安大学;2013年
6 高芳;延安交际处研究(1937-1947)[D];天津大学;2012年
7 李明霞;论延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立志成才的重要作用[D];延安大学;2014年
8 张泽雨;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及其当代价值探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9 翁晓娟;马克思主义城乡统筹思想下的延安新农村建设研究[D];延安大学;2014年
10 苗倩;“延安五老”道德风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延安精神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6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23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