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北京农业企业科技人才现状与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22:30
【摘要】: “得人才者得天下”。北京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发展“都市型现代大农业”,培植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企业,人才是关键。探索创新一套农业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与途径,是提升首都农业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实现转型性跨越战略目标应当着力研发的全新课题和系统工程。 本文以笔者参与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BaZH048】——《北京市农村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途径研究》为项目依托;将北京市农业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作为研究的重点和原创点;以既往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等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支撑;以文献资料搜集、实地调研、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性与匹配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创新理念;以北京市农业企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为现实依据;从宏观到微观,从农业企业、政府、社会等各个方面,深入调研分析了北京农业企业及其科技人才供需现状、北京农业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现有途径,针对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北京农业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努力探索创新出一套完整、系统、适合北京市农业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三大全新模式。即:“产学研复合型培养模式”、“引入式培养模式”和“农业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内部培养模式”三位一体的农业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体系。
【图文】:

分布情况,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


回收比率为 88.1%。所选取的调研对象专业分布样本具有较强的广泛和代表性,基本涵盖了北京市农业类院校毕业生涉农的专业领域,保证了本次查的结论的可信度、代表性和实践价值。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意向存在严重的“轻农”“弃农”的现象。在对农业类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中,如图 3-16 所示,选择非农业类单位工作的占据大比例,为 34.5%;而选择农业类单位的仅为 26.5%。这就意味着北京市农业院校每培养近四名毕业生才能有一名留在农业类单位工作。其余绝大部分,都择了其他行业就业,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继续深造,攻读学位(占 20.9%)及其他就业(占 12.2%)。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在有限的选择农业类单位工作的业生中,有超半数的毕业生就业倾向选择机关管理单位工作,选择农业企业为业单位的仅为 23.7%,这一现状也正是目前北京市农业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不足现实印证。

农业企业,毕业生就业


自身所学的专业行业特点认识不清,就业时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直接导致农人才缺口和就业难并存的“两难”状况。.2.2.3 薪酬待遇与发展空间,阻碍了毕业生就业农企的通路薪酬待遇、发展空间以及工作是否稳定成为了毕业生选择农业企业为就业对的主要障碍。在对阻碍毕业生到农业企业就业的障碍因素调查显示(多项选择)如图 3-5),比例最高的是发展空间不大(占 69.8%),其次是薪酬待遇问题(占2.9%),然后是工作环境不佳(占 62.2%)。并且这三种障碍的比例远远超出其因素。因此,这就要求农业企业应当在努力增加农业企业的就业吸引力,提高酬待遇、加强毕业生职业发展规划以及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时也反应出社会学校各方面对待大学生就业意向的教育、就业指导工作仍没有予足够的重视,大学生对农业企业工作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阻碍了农业企科技人才的引进。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C964.2;F324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玉龙;农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柳晓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萨仁;H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2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2622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d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