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劳务派遣公司人才供给模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14:37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为实现充分就业,我国在就业渠道方面正在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劳务派遣行业在这一大背景下也得以蓬勃发展。劳务派遣企业运作的关键点在于输送合格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创新人才供给模式,高效、优质的满足客户对人才供给的个性化需求,是每一个劳务派遣企业必须要把握的核心问题。 阿里劳务派遣公司是服务于国内某知名通信企业的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组织。通信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和竞争态势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与个性化,需要劳务派遣公司能及时应对。本文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人才供需理论、劳动关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为指导,从阿里公司人才供给现状和客户需求出发,就阿里公司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充分分析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人才供给模式的目标、原则、构思及关系处理等。根据新旧模式的比较,提出建立合作关系以优化人才供给模式,引导客户需求以巩固人才供给模式的创新构思。本文最后提出解决问题之道——人才供给模式的创新策略,即对外寻求依托,加强合作,以满足客户需求;对内苦练内功,挖掘供给潜力,建立相关应急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劳务派遣企业和客户的价值。 本文期望通过阿里公司人才供给模式的创新研究,推动其人力资源服务走向成熟和完善,实现其跨越式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期望为社会劳动者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就业,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贡献微薄之力。
【图文】:
阿里公司现有全职员工32人,兼职专家45人(主要是企业管理咨询的在库专家)。全职员工中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27人占840/0,专科学历5人占160fo(不同学历层次的员工比例结构如图3一1所示)。员工执业资格执有率10090,主要分布在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指导、人才测评、经济师、会计师等,其中中级以上职称占比为62%。可见阿里公司员工整体教育层次较高,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比重较大,有着较优质的管理基础。5人专科学历16%4人研究生学历及以上13%绿23人本科学历71%图3一1全职员户学历占比图阿里公司组织结构是简单的直线职能式结构,,公司注重专业化管理。公司设人才派遣部、人事外包部、培训部、企业咨询部、综合管理部共五个部门,如图3一2所示:
阿里公司现有全职员工32人,兼职专家45人(主要是企业管理咨询的在库专家)。全职员工中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27人占840/0,专科学历5人占160fo(不同学历层次的员工比例结构如图3一1所示)。员工执业资格执有率10090,主要分布在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指导、人才测评、经济师、会计师等,其中中级以上职称占比为62%。可见阿里公司员工整体教育层次较高,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比重较大,有着较优质的管理基础。5人专科学历16%4人研究生学历及以上13%绿23人本科学历71%图3一1全职员户学历占比图阿里公司组织结构是简单的直线职能式结构,公司注重专业化管理。公司设人才派遣部、人事外包部、培训部、企业咨询部、综合管理部共五个部门,如图3一2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64.2
本文编号:2658604
【图文】:
阿里公司现有全职员工32人,兼职专家45人(主要是企业管理咨询的在库专家)。全职员工中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27人占840/0,专科学历5人占160fo(不同学历层次的员工比例结构如图3一1所示)。员工执业资格执有率10090,主要分布在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指导、人才测评、经济师、会计师等,其中中级以上职称占比为62%。可见阿里公司员工整体教育层次较高,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比重较大,有着较优质的管理基础。5人专科学历16%4人研究生学历及以上13%绿23人本科学历71%图3一1全职员户学历占比图阿里公司组织结构是简单的直线职能式结构,,公司注重专业化管理。公司设人才派遣部、人事外包部、培训部、企业咨询部、综合管理部共五个部门,如图3一2所示:
阿里公司现有全职员工32人,兼职专家45人(主要是企业管理咨询的在库专家)。全职员工中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27人占840/0,专科学历5人占160fo(不同学历层次的员工比例结构如图3一1所示)。员工执业资格执有率10090,主要分布在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指导、人才测评、经济师、会计师等,其中中级以上职称占比为62%。可见阿里公司员工整体教育层次较高,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比重较大,有着较优质的管理基础。5人专科学历16%4人研究生学历及以上13%绿23人本科学历71%图3一1全职员户学历占比图阿里公司组织结构是简单的直线职能式结构,公司注重专业化管理。公司设人才派遣部、人事外包部、培训部、企业咨询部、综合管理部共五个部门,如图3一2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艳春;日本的人才派遣业与《人才派遣法》[J];中国人才;2001年10期
2 庞国明;人才租赁闪亮人才市场[J];中国人才;2002年09期
3 俞兴民,艾欢;我国人才租赁能市场化吗?[J];当代经济;2003年09期
4 吴美满;;我国人才租赁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5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6 张鹏飞;顾韬;;人才派遣模式探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7 郑明彩;新时期中国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5年09期
8 杜向阳;安涛;;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人才派遣模式探析[J];经济论坛;2006年14期
9 盛小平;孙琳;;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透视[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1期
10 何亦名;张炳申;;我国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制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本文编号:2658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265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