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传统媒体“微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17:01
【摘要】:传统媒体“微人才”是随微博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人才,它一出现就吸引了业界和学界众多目光。然而,在传统媒体“微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优秀的传统媒体“微人才”却在不断流失,而且已有的传统媒体“微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尚未被充分调动。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避免人才的流失,并尽可能地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是传统媒介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梳理传统媒体“微人才”内涵、特征、作用以及传统媒体“微人才”激励机制内涵、意义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传统媒体“微人才”激励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其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终提出完善的对策。 传统媒体“微人才”表现出即时沟通能力、整合信息能力、运用新技术能力以及专业的新闻素养的特征。他们是传统媒体实现现实虚拟双平台运行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媒体品牌形象整体提升的实践者和提高媒体自身业务经营能力的执行者。而传统媒体“微人才”激励机制是传统媒体实现全媒体化的重要保障,它能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防止人才的负面行为及降低人才的流失率。这种激励机制受传统媒体“微人才”的社会供求、个人需求、传统媒体组织文化和组织目标及传媒间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 目前,传统媒体“微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已取得初步成效,包括建立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得到认可、形成以团队激励为主的激励模式、传统媒体的微博影响力日益扩大等。但是,由于缺乏微博运营的战略目标,微博运营技巧把握不精准及对“微人才”需求关注不足,导致出现激励理念落后、激励方法单一、激励目标宽泛等问题。因此,传统媒体“微人才”激励机制的完善,必须要引进适应微博发展需要的激励理念,完善并丰富满足“微人才”需求的激励方法,并明确“微人才”激励机制的激励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06;C9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建国;李畅;;传统媒体对微博的利用现状考察[J];编辑之友;2011年05期

2 罗昕;邱妍;;中美报纸微博出版比较分析[J];编辑之友;2012年06期

3 刘文洪;高岩;;“全媒体时代”的报业转型之路[J];传媒观察;2009年01期

4 史松明;;产业化视域中的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传媒观察;2011年05期

5 李林容;黎薇;;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J];当代传播;2011年01期

6 邓爽;;媒介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J];东南传播;2008年05期

7 何镇飚;;传媒官方微博指南[J];国际公关;2011年05期

8 刘社瑞;我国传媒业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刘社瑞;李晓佳;王卫华;;激励:打造媒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机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王自强,王浣尘;激励目标实现的协同推进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701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2701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e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