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22:07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人才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是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且,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成为决定一个企业和组织命运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要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必须对科技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协调、优化与控制。科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国内科技人才流动愈加频繁,这对区域科技人才的数量、质量、分布结构等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内蒙古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经济等条件的制约,要实现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是比较困难的。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化导致的人才流向失衡;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人才流动结构的不合理;人才管理制度、体制的不完善导致的人才紧缺与浪费并存;人才供给与需求失衡,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滞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内蒙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从客观上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人才流动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文章运用思辨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资料分析等方法,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科技人才的科学内涵,比较了中外人才流动的研究成果;全面地分析了内蒙古地区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了影响内蒙古地区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从制度、体制、产业结构、人才环境、人才服务中介机构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和保障人才合理流动的思路。以期通过这些研究,为内蒙古地区有关科技人才流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内蒙古地区科技人才流动的合理有序,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C96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科技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1.1.2 科技人才流动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1.1.3 研究内蒙古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科技人才流动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国外人才流动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
2.1.1 个体层面人才流动的理论研究
2.1.2 组织层面人才流动的理论研究
2.1.3 社会层面人才流动的理论研究
2.2 国内人才流动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
2.2.1 人才流动的个体层面研究
2.2.2 人才流动的组织层面研究
2.2.3 人才流动的社会层面研究
2.2.4 人才流动的经济学研究
2.2.5 其他人才流动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人才流动状况分析
3.1 人才流动结构
3.2 人才流动趋势
3.3 人才流动频率
第四章 影响内蒙古科技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
4.1 宏观层面
4.1.1 经济因素
4.1.2 制度和政策因素
4.2 微观层面
4.2.1 组织因素
4.2.2 个人因素
第五章 应对内蒙古地区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的思路
5.1 大力进行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
5.2 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5.3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5.4 完善人才资源市场机制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9170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C96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科技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1.1.2 科技人才流动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1.1.3 研究内蒙古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科技人才流动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国外人才流动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
2.1.1 个体层面人才流动的理论研究
2.1.2 组织层面人才流动的理论研究
2.1.3 社会层面人才流动的理论研究
2.2 国内人才流动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
2.2.1 人才流动的个体层面研究
2.2.2 人才流动的组织层面研究
2.2.3 人才流动的社会层面研究
2.2.4 人才流动的经济学研究
2.2.5 其他人才流动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人才流动状况分析
3.1 人才流动结构
3.2 人才流动趋势
3.3 人才流动频率
第四章 影响内蒙古科技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
4.1 宏观层面
4.1.1 经济因素
4.1.2 制度和政策因素
4.2 微观层面
4.2.1 组织因素
4.2.2 个人因素
第五章 应对内蒙古地区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的思路
5.1 大力进行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
5.2 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5.3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5.4 完善人才资源市场机制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辉;;人才流动基本理论及应用[J];中国人才;2005年23期
2 吴安;中国产业及劳动力逆向流动分析——以重庆与北京、广东的比较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2期
3 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年06期
4 谭清美;相对效用论与人才流动[J];科技管理研究;2000年01期
5 杜聪慧,崔永伟;从博弈论看科技人才的流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年01期
6 黄永军;人才流动的饱和度趋衡论[J];科学管理研究;2001年05期
7 冯慰荣 ,冼国明;人才资源国际流动的效用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6期
8 郑文力;论势差效应与科技人才流动机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2期
9 储建中;内蒙古科技人才战略实施的若干问题与构想[J];理论研究;2004年Z1期
10 王美萃;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成长环境建设[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伟年;中国人才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69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286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