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才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04:32
经济全球化和不断涌现的高科技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人才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正在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化的高速发展时期,迫切需求人才的支撑。可以说,人才决定着我国的综合竞争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为基石,经过长期的不断探索与研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思想理论。尤其是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突破点和转折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创新发展,人才立国的战略定位使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一步实行人才优先的战略布局,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马克思人才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关注人是改造世界,认识世界,造福自身的主体,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研究马克思人才思想,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中国特色人才思想的真谛,使我们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吸取马克思人才理论的精华,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创新和发扬,是对马克思人才思想的进一步深化,进而重视人才研究的现实问题,以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为目标,理清马克思人才思想的发展脉络,马克思人才思想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的演进过程,从而进一步阐释马克思人才思想的当代价值。全文由四部分构成: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人才思想的研究意义。该研究将有益于我们对人才标准、人才地位的深刻认识,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提供思想保障。其次,对国内外的马克思人才思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为本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文献资料。第三,揭示了马克思人才思想的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并对马克思的人才思想内容进行了阐述;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人才思想中国化的成果,即党的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人才思想,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人才思想,从人才思想的标准、人才的培养观和人才战略观。最后论证了马克思人才思想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的人才思想是中国特色人才思想的理论基石,为坚持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为中国整体实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通过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与人才使用的合理机制,保证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学位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C964.2;A8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内容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人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人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科学技术的发展
2.1.2 无产阶级革命实践
2.2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
2.2.1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人才思想的理论基石
2.2.2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人才思想的理论支撑点
第3章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3.1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3.1.1 人与人才的关系
3.1.2 人才的根本属性
3.1.3 人才思想的价值诉求
3.1.4 人才成长和环境关系思想
3.2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特征
3.2.1 科学性
3.2.2 实践性
3.2.3 批判性
第4章 马克思人才思想在中国的丰富与发展
4.1 毛泽东人才思想
4.1.1 人才培养途径思想
4.1.2 人才发展理论
4.1.3 选拔与任用人才标准理论
4.2 邓小平人才思想
4.2.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
4.2.2 “四化”与“选贤任能”的人才标准观
4.2.3 “重视教育”的人才培养观
4.3 江泽民人才思想
4.3.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4.3.2 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
4.3.3 需要重视人才培养的方式
4.4 胡锦涛的人才思想
4.4.1 品质和能力作为考察人才的唯一尺度
4.4.2 “党管人才”的管理原则
4.5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思想
4.5.1 强调人才建设的重要性
4.5.2 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4.5.3 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与培养
第5章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
5.1.1 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思想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5.1.2 为我国人才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5.1.3 为我国新时期人才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5.2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实践价值
5.2.1 推动了人才队伍的建设
5.2.2 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
5.2.3 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5.2.4 促进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和人才发展机制的落实
5.2.5 促进形成敬才、重才的社会环境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7482
【学位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C964.2;A8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内容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人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人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科学技术的发展
2.1.2 无产阶级革命实践
2.2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
2.2.1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人才思想的理论基石
2.2.2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人才思想的理论支撑点
第3章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3.1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3.1.1 人与人才的关系
3.1.2 人才的根本属性
3.1.3 人才思想的价值诉求
3.1.4 人才成长和环境关系思想
3.2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特征
3.2.1 科学性
3.2.2 实践性
3.2.3 批判性
第4章 马克思人才思想在中国的丰富与发展
4.1 毛泽东人才思想
4.1.1 人才培养途径思想
4.1.2 人才发展理论
4.1.3 选拔与任用人才标准理论
4.2 邓小平人才思想
4.2.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
4.2.2 “四化”与“选贤任能”的人才标准观
4.2.3 “重视教育”的人才培养观
4.3 江泽民人才思想
4.3.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4.3.2 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
4.3.3 需要重视人才培养的方式
4.4 胡锦涛的人才思想
4.4.1 品质和能力作为考察人才的唯一尺度
4.4.2 “党管人才”的管理原则
4.5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思想
4.5.1 强调人才建设的重要性
4.5.2 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4.5.3 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与培养
第5章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
5.1.1 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思想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5.1.2 为我国人才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5.1.3 为我国新时期人才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5.2 马克思人才思想的实践价值
5.2.1 推动了人才队伍的建设
5.2.2 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
5.2.3 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5.2.4 促进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和人才发展机制的落实
5.2.5 促进形成敬才、重才的社会环境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斌;罗洪铁;;习近平人才思想研究[J];探索;2015年03期
2 罗洪铁;王丽;;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J];探索;2014年06期
3 刘建华;;胡锦涛的人才观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4年10期
4 周丹;孙大伟;;论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真实内涵[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李冬生;;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思想的科学体系[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付春生;;论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J];学术论坛;2010年10期
7 吴自华;;周恩来人才思想的时代价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06期
8 伏绍宏;张义佼;;朱德人才思想探微[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05期
9 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03期
10 徐庆东;胡锦涛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思想[J];理论观察;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文哲;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人才观的坚持与发展[D];南京大学;2013年
2 王涛;胡锦涛科学人才观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7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287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