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发布时间:2017-04-06 06:14
本文关键词: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并明确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势必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而积极的价值观。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行了阐述。首先,从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角度阐明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然后,指明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倾向并分析了其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略。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前言6-9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9-20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述9-15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9-12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2-15
-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15-20
- (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社会价值16-17
- (二)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个体价值17-20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倾向及其影响因素20-33
-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倾向20-23
- (一) 价值观核心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体本位20-21
- (二) 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21-22
- (三) 价值取向由一元型转向多元型22
- (四) 价值评价标准由内在精神型转向外在功利型22-23
-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23-33
- (一) 市场经济的双刃剑作用23-25
- (二)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5
- (三)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25-27
- (四) 高校教育影响27-31
- (五) 大学生自身的特点31-33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略33-45
- 一、教育原则33-37
- (一) 服务社会进步与促进学生发展相结合33-34
- (二)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4-35
- (三) 先进性与层次性相结合35-36
- (四) 自主选择与积极引导相结合36
- (五) 系统教育与全面渗透相结合36-37
- 二、教育路径37-45
- (一) 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构筑精神支柱37-40
- (二) 改善专业课程教学,坚持教书育人40
- (三) 引导投身社会实践,促进知行统一40-41
- (四)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提高人文素养41-42
- (五)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42-43
- (六) 优化社会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43-45
- 参考文献45-47
- 后记47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饶勇;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唐泽;媒介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丁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余钟;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3 姬晋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4 梁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翟玉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阵地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周建春;某省高支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28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