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防城港市白鹭型人才管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 17:46
  进入21世纪,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显著,“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经逐步成为共识。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人才资源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存在严重的人才供需缺口,特别是中西部后地区亟需加快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但由于编制、区位、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限制,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急剧的人才供需矛盾,促使后发展地区的政府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才环境,放弃了据为己有的传统人才观,创造性的提出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产生了新形态的流动人才——“柔性人才”。白鹭是防城港的市鸟,也是一种候鸟。长期以来,白鹭深受防城港市人民的保护和珍爱,防城港市以市鸟寓意柔性人才。为解决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的人才紧缺问题,防城港市港口区于2009年试行引进柔性人才,2010年防城港市推出了“聚才扬帆”计划,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引进柔性人才,2013年1月开始正式出台《关于实施“白鹭英才计划”的暂行意见》,把柔性人才称为“白鹭型人才”,并完善了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措施。防城港市是一座新兴的海滨港口工业城市,同时也是相对落后的西部城市,防城港市通过引进白鹭型人才来解决其发展人才紧...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概念界定
        1.2.1 人才的概念
        1.2.2 人才管理的涵义
        1.2.3 机制的概念
        1.2.4 管理机制的涵义
        1.2.5 人才管理机制的概念及涵义
        1.2.6 白鹭型人才的概念
        1.2.7 白鹭型人才管理的概念
        1.2.8 白鹭型人才管理机制的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1.7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
    2.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理论
    2.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2.3.1 以人为本原理(即人本原理)
        2.3.2 激励理论
        2.3.3 系统动力学原理
        2.3.4 弹性冗余原理
    2.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
    2.5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环境的关系
        2.5.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
        2.5.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
第三章 防城港市白鹭型人才管理的现状
    3.1 防城港市的基本情况
        3.1.1 历史文化方面
        3.1.2 区位优势方面
        3.1.3 经济社会方面
            3.1.3.1 工业化方面
            3.1.3.2 城镇化方面
            3.1.3.3 社会事业方面
        3.1.4 未来发展潜力
    3.2 防城港市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3.2.1 人才队伍总概况
        3.2.2 公共部门人才队伍情况
        3.2.3 防城港市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3.2.4 引进白鹭型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5 引进白鹭型人才的原因和基本情况
        3.2.6 防城港市白鹭型人才的特点
    3.3 白鹭型人才管理情况
        3.3.1 引进机制
            3.3.1.1 明确白鹭型人才引进的指导思想
            3.3.1.2 加强白鹭型人才需求规划
            3.3.1.3 确定九类白鹭型人才引进对象
            3.3.1.4 各单位申报白鹭型人才需求
            3.3.1.5 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和引进白鹭型人才
        3.3.2 使用机制
        3.3.3 培训机制
        3.3.4 激励机制
            3.3.4.1 权力激励方面
            3.3.4.2 目标激励方面
            3.3.4.3 奖罚激励方面
            3.3.4.4 荣誉激励方面
            3.3.4.5 感情激励方面
        3.3.5 保障机制
            3.3.5.1 组织保障
            3.3.5.2 经费保障
            3.3.5.3 薪酬保障
            3.3.5.4 生活保障
第四章 防城港市白鹭型人才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问题
        4.1.1 引进方面存在问题
        4.1.2 使用方面存在问题
        4.1.3 培训方面存在问题
        4.1.4 激励方面存在问题
        4.1.5 保障方面存在问题
    4.2 原因分析
        4.2.1 五大机制存在缺陷和不足
            4.2.1.1 引进机制方面的原因
            4.2.1.2 使用机制方面的原因
            4.2.1.3 培训机制方面的原因
            4.2.1.4 激励机制方面的原因
            4.2.1.5 保障机制方面的原因
            4.2.1.6 “五大机制”未能互相协调运作的原因
        4.2.2 外部(客观)环境方面原因
        4.2.3 内部(主观)环境方面原因
第五章 加强和改善防城港市白鹭型人才管理的对策
    5.1 以科学规划为前提,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人才
        5.1.1 从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层面加强对白鹭型人才的规划
        5.1.2 科学合理更新选才标准
        5.1.3 通过多种方式引进白鹭型人才
    5.2 以专才专用为原则,加强对白鹭型人才的使用管理
        5.2.1 出台白鹭型人才使用岗位限制的相应文件
        5.2.2 建立白鹭型人才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5.3 按照“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愿”的原则,不断完善白鹭型人才培训机制
        5.3.1 明确培训原则
        5.3.2 加强培训需求分析
        5.3.3 开展常态化形式灵活多样的培训
    5.4 以满足人才多层次需要为目的,不断提高激励机制的作用
        5.4.1 切实解决白鹭型人才“出路”难题
        5.4.2 提高白鹭型人才的薪酬待遇
        5.4.3 着眼人才多层次需要,实行差异化的激励手段
        5.4.4 更加重视给予人才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5.4.5 加强对白鹭型人才的关爱和关怀
    5.5 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落实白鹭型人才各项保障措施
        5.5.1 制定出台五大机制的具体实施细则
        5.5.2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5.5.3 加强部门执行力建设,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5.5.4 建立健全白鹭型人才的约束处罚制度
        5.5.5 加强环境建设
    5.6 加强五大管理机制中的协同运作力度
        5.6.1 加大组织协调力度
        5.6.2 在制度上加强协同
        5.6.3 建立完善政策效果评估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柔性流动机理分析[J]. 李长源,谭艳华.  铜陵学院学报. 2012(04)
[2]美国人才柔性流动对我国高职高专实施人才战略的启示[J]. 徐庆国.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12)
[3]柔性人才引进在区级医院的探索——以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人才引进实践为例[J]. 和立,辜大鸿,王春燕.  卫生软科学. 2011(10)
[4]高校柔性引进人才的360度评估[J]. 何峰.  人力资源管理. 2011(09)
[5]试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 翟娟华.  中国商贸. 2011(18)
[6]山东人才管理机制现状及动因分析[J]. 韩霞.  湖南农机. 2011(05)
[7]国内外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研究之述评[J]. 陆勇,高田钦.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4)
[8]宁波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孙春媛.  经济论坛. 2011(04)
[9]创新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的探讨——以浙江地方高校为例[J]. 俞杰龙,杨国勇.  现代商业. 2009(03)
[10]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必然选择[J]. 陈萍.  当代经济. 2007(10)

硕士论文
[1]开封市文化产业人才管理研究[D]. 宋锐.河南大学 2012
[2]柔性人才管理机制研究[D]. 翟顺河.天津大学 2012
[3]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资源研究[D]. 申玉侠.辽宁师范大学 2012
[4]战略转型期的人才流动管理机制研究[D]. 李帅.华侨大学 2011
[5]高等学校人才柔性流动研究[D]. 程媛媛.青岛大学 2010
[6]深圳市宝安区技能人才开发战略研究[D]. 范燕塔.天津大学 2010
[7]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才强区对策研究[D]. 张兰.天津师范大学 2009
[8]苏州市建立创新型城市与企业人才管理[D]. 陈岗.苏州大学 2007
[9]我国公务员柔性管理研究[D]. 魏丛东.河海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24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524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8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