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宁聚计划”人才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9 11:38
为实现向创新型城市转型,南京市政府推出了"宁聚计划"人才政策,期望通过该政策吸纳各领域的高端人才,加快南京市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的步伐。响应国家战略、地方政策的调整以及府际竞争是"宁聚计划"的推动因素,而部门间协作和配套制度的同步是"宁聚计划"的阻碍因素。通过分析"凝聚计划"的优势与劣势,对南京市"宁聚计划"人才政策进行探讨,可对南京市后期人才政策的完善工作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市场周刊. 2019,(0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 “宁聚计划人才政策”概况
二、 “宁聚计划”人才政策形成的因素
(一) 动力因素
1. 响应国家战略的需要
2. 地方政策调整的需要
3. 府际竞争
(二) 阻碍因素
1. 部门间协同合作
2. 配套制度的同步
三、 “宁聚计划”人才政策实施的优势与劣势
(一) 优势
1. 人才优势
2. 政治优势
3. 经济优势
4. 交通优势
(二) 劣势
1. 省内竞争
2. 省外竞争
四、 “宁聚计划”人才政策的不足
(一) 人才引进标准待完善
(二) 缺乏对人才的后续培养措施
五、 “宁聚计划”人才政策的建议
(一) 完善人才引进标准
(二) 推进人才的后续培养
六、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汉市人才政策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为例[J]. 丁鑫,王丹,张凯.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2]我国地方政府人才政策创新动因研究——基于北京、上海和浙江的分析[J]. 胡威. 行政论坛. 2018(01)
[3]贯彻党的十九大人才工作思想 加强学术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J]. 孙书平. 人才研究. 2017(00)
[4]北上广深四市人才政策对比分析及广州市人才政策建议[J]. 黄怡淳. 科技管理研究. 2017(20)
[5]杭州市创新人才发展政策分析[J]. 李帮彬,方阳春. 科研管理. 2017(S1)
[6]加快人才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研究——人才问题的“南京现象”及其破解策略[J]. 赵永乐,潘运军. 第一资源. 2013(02)
[7]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 吴凤兵,刘媛. 江苏科技信息. 2011(11)
硕士论文
[1]深圳市宝安区政府智能监管研究[D]. 罗文怡.湖南大学 2017
[2]中国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地研究[D]. 周瑜芳.湖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26431
【文章来源】:市场周刊. 2019,(0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 “宁聚计划人才政策”概况
二、 “宁聚计划”人才政策形成的因素
(一) 动力因素
1. 响应国家战略的需要
2. 地方政策调整的需要
3. 府际竞争
(二) 阻碍因素
1. 部门间协同合作
2. 配套制度的同步
三、 “宁聚计划”人才政策实施的优势与劣势
(一) 优势
1. 人才优势
2. 政治优势
3. 经济优势
4. 交通优势
(二) 劣势
1. 省内竞争
2. 省外竞争
四、 “宁聚计划”人才政策的不足
(一) 人才引进标准待完善
(二) 缺乏对人才的后续培养措施
五、 “宁聚计划”人才政策的建议
(一) 完善人才引进标准
(二) 推进人才的后续培养
六、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汉市人才政策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为例[J]. 丁鑫,王丹,张凯.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2]我国地方政府人才政策创新动因研究——基于北京、上海和浙江的分析[J]. 胡威. 行政论坛. 2018(01)
[3]贯彻党的十九大人才工作思想 加强学术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J]. 孙书平. 人才研究. 2017(00)
[4]北上广深四市人才政策对比分析及广州市人才政策建议[J]. 黄怡淳. 科技管理研究. 2017(20)
[5]杭州市创新人才发展政策分析[J]. 李帮彬,方阳春. 科研管理. 2017(S1)
[6]加快人才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研究——人才问题的“南京现象”及其破解策略[J]. 赵永乐,潘运军. 第一资源. 2013(02)
[7]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 吴凤兵,刘媛. 江苏科技信息. 2011(11)
硕士论文
[1]深圳市宝安区政府智能监管研究[D]. 罗文怡.湖南大学 2017
[2]中国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地研究[D]. 周瑜芳.湖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26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52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