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01:07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离
【摘要】: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个体精神世界的重要构念。个体或群体的价值观状况反映着个体、群体乃至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乃至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规范、解释和预测。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是一个层面。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构以及价值观的层次,同时也拓展了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内容。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及时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趋势。本研究通过采用内隐观念方法研究大学生的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隐价值观与外显价值观的关系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期了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状况,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构以及价值观的层次。 本研究主要运用内隐社会认知的理论以及研究方法,通过两个实验对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研究。在PDP实验中,选取26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词条与26个中性词词条,对61名大学生进行个体施测,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来证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两个层次的分离,即证明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在GNAT实验中,对52名大学生进行26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词条与18个属性词词条的相容与不相容实验设计,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最后,进行内隐价值观和外显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进一步证明内隐价值观的存在。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1、对于测验成绩的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意识和无意识贡献差异极其显著,意识的贡献率低于无意识的贡献率。对两种材料类型分析,显示意识和无意识对测验成绩的贡献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对测验成绩的贡献主要来源于无意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意识和无意识两种相互独立的信息提取过程,即大学生存在内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外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相容实验中,被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词条反应的辨别力显著高于不相容实验中的辨别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词条与积极词汇的联系更紧密,个体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倾向是积极的。不同实验条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词条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相容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不相容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是积极定向的。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无显著的性别差异。 3、将外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分量得分与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分量上的内隐价值观比较结果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低与外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微弱的低相关。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结构中,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内隐与外显双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结构。性别差异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 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问题提出9-11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1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实践意义9-11
- 2 文献综述11-18
- 2.1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13
- 2.1.1 价值观11
- 2.1.2 内隐价值观11-12
- 2.1.3 核心价值观12-13
- 2.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
- 2.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13-15
- 2.3 现有文献的评价15-18
- 2.3.1 研究内容15-16
- 2.3.2 研究方法16-18
- 3 研究设计18-37
- 3.1 研究一: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研究19-26
- 3.1.1 研究目的19
- 3.1.2 研究工具:加工分离程序(PDP)19-20
- 3.1.3 实验方法20-21
- 3.1.4 结果与分析21-25
- 3.1.5 讨论25-26
- 3.2 研究二: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点研究26-31
- 3.2.1 研究目的26
- 3.2.2 研究工具:反应与不反应联想任务(The Go/No Go Association Test,GNAT)26-27
- 3.2.3 实验方法27-28
- 3.2.4 结果与分析28-30
- 3.2.5 讨论30-31
- 3.3 研究三:大学生内隐与外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31-37
- 3.3.1 研究目的31
- 3.3.2 研究工具: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正式版)31-32
- 3.3.3 研究方法32
- 3.3.4 结果与分析32-35
- 3.3.5 讨论35-37
- 4 总体讨论与总结37-41
- 4.1 总体讨论37-40
- 4.1.1 关于PDP和GNAT实验37
- 4.1.2 关于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7-38
- 4.1.3 关于大学生内隐与外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38-39
- 4.1.4 关于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39-40
- 4.2 研究结论40-41
- 5 创新与不足41-42
- 5.1 创新41
- 5.2 不足41-42
- 参考文献42-46
- 附录46-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正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7期
2 陈吉顺,马振华;对和谐社会内涵的解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3 吴荣军;;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4 肖红艳;;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5 曹和修;;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浅析[J];党史文苑;2007年22期
6 张青;刘树雨;周茂袁;王爱宏;陈秀茹;;天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29期
7 梅荣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J];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03期
8 林春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影响因素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3期
9 谭,
本文编号:515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51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