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理论渊源与内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08:18
本文关键词:“中国梦”的理论渊源与内涵研究
【摘要】:在中共十八大会议后,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出现,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奋斗史有着紧密的联系。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自强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这些斗争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同时,中国梦有其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其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为基础,具有朝代更新和兴衰的促进机制。另一方面,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升华的产物,,集体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美好理想,具有深刻的意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理论意义上,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必然结果,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奠定了道路、理论、制度基础。从全球领域来看,中国梦与世界的发展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中国梦的产生,不只对中国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将影响和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历程。中国梦的实现对全球其他国家发挥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对中国梦战略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问题进行考证和研究,并试图解读中国梦科学内涵,以期对中国梦内涵、意义、理论定位有更全面准确的把握。 文章整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来源、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思路等;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中国梦概念的产生,对其历史渊源进行全面梳理,得出了中国梦的产生是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底蕴。第三部分叙述中国梦的实践演变,说明了中国梦是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做基础。第四部分是对中国梦的理论内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思想体系的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是中华民族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理论结晶。第五部分对中国梦的理论意义进行说明。中国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更加明确,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思想理论成果的最新体现。文章最后一部分是结语,中国梦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系统性、时代性、国际性和可实现性,是一个终究会实现的伟大梦想。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理论渊源 内涵 中国梦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1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绪论11-27
- 1.1 选题的来源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2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9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9-23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3-24
- 1.3.1 研究的目的23
- 1.3.2 研究的意义23-24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24
- 1.5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24-25
- 1.6 本文的主要观点25-26
-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26
- 1.8 基本思路与方法26-27
- 第2章 “中国梦”的历史演变27-59
- 2.1 “中国梦”的语境释义27-36
- 2.1.1 “中国梦”和“中华民族”27-30
- 2.1.2 民族“振兴”与“复兴”30-33
- 2.1.3 多元化的“中国梦”33-36
- 2.2 “中国梦”的实践演变36-59
- 2.2.1 古代中国的“强国富民梦”36-39
- 2.2.2 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梦”39-47
- 2.2.3 现代中国的“独立富强梦”47-52
- 2.2.4 当代中国的“伟大复兴梦”52-59
- 第3章 “中国梦”的理论渊源59-73
- 3.1 “中国梦”根植于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59-63
- 3.1.1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59-60
- 3.1.2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60-61
- 3.1.3 德治、道治思想及和合文化61-63
- 3.2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发展63-69
- 3.2.1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学说63-65
- 3.2.2 “民本”思想的发展65-69
- 3.3 中国梦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69-73
- 3.3.1 自身固有的历史唯物主义属性69-70
- 3.3.2 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关联70-71
- 3.3.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体现71-73
- 第4章 中国梦的理论内涵73-80
- 4.1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74-75
- 4.2 中国梦是民族振兴之梦75-76
- 4.3 中国梦是人民幸福之梦76-77
- 4.4 中国梦是世界“大同”梦77-80
- 第5章 中国梦的理论意义80-84
- 5.1 中国梦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本质80-81
- 5.2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81-83
- 5.3 中国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83-84
- 结语84-86
- 参考文献86-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91-92
- 致谢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继东;;“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党建;2013年02期
2 李源潮;;用智慧和坚韧共同托起东方的中国梦[J];中国人才;2012年09期
3 刘云山;;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J];党建;2013年06期
4 ;中国梦如何与世界对话?——“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观点摘编[J];对外传播;2014年01期
5 方克强;;从出国梦到中国梦——评长篇纪实小说《我的财富在澳洲》[J];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06期
6 相清平;;文献计量视域中的国内政治和谐研究述略与思考[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李培林;社会流动与中国梦[J];经济导刊;2005年03期
8 王凤祥;洪念德;;理论创新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9 汪玉奇;;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梦[J];农业考古;2013年01期
10 杨玲玲;;试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历史作用[J];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02期
本文编号:529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529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