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21世纪初中蒙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02 09:18
  蒙古国是中国北方最为重要的邻国。中蒙两国山水相连,边界线长达4700多公里。在中国诸多的陆上邻国中,蒙古是与中国陆陆接壤区域最广的国家。历史上蒙古曾是中国的一部分,后在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成为一个独立国家。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蒙古从其严密的控制之下解放出来,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蒙关系也随之翻开了新的一页。中蒙两国关系在21世纪初经历了三次重要提升,2014年8月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本文把中蒙两国关系研究放置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东北亚安全形势面临新挑战和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力图系统地对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两国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互动规律,剖析其存在问题并进而提出应对之策。全文共分五章围绕中蒙关系展开论述。 第一章通过对21世纪初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格局新变化的考察分析,阐释这一新的政治安全形势对中蒙关系的影响。中蒙两国互为邻国而且又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两国的地缘政治互动与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演变密切相关。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亚地区在全球经济、政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东北...

【文章页数】:2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缘起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21 世纪初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变迁对中蒙关系的影响
    一、 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的新变化
        (一) 东北亚地区在全球经济与政治地位的变化
        (二)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东北亚地区的辐射
        (三) 东北亚地缘安全困境的新动向
    二、 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中国和蒙古
        (一) 一超三强的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
        (二) 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中国
        (三) 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蒙古
    三、 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变迁中的中蒙关系
        (一) 东北亚安全困境中的中蒙关系
        (二) 世纪之交中蒙关系的演变
第二章 中国崛起对中蒙关系发展的多维地缘政治效应
    一、 中国崛起对中蒙关系的政治效应
        (一) 中国崛起对中蒙两国相互认知的影响
        (二) 蒙古国对中国崛起的积极应对
    二、 中国崛起对中蒙关系的经济效应
        (一) 中蒙经贸交流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二) 中蒙经贸交流合作机制初步建构
    三、 中国崛起对中蒙关系的文化效应
        (一) 中蒙科技人文交流日益热络
        (二) 尊重民族文化增进民间互信
第三章 蒙古国地缘政治特征与战略选择
    一、 蒙古国地缘政治特征
        (一) 蒙古国地缘政治的脆弱性
        (二) 蒙古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三) 蒙古国地缘政治战略价值
    二、 蒙古国地缘战略选择
        (一) 蒙古国地缘战略选择的国内政治背景
        (二) 开放、不结盟、“多支点”外交政策的出台
        (三) 借力“第三邻国”谋求国家安全
第四章 中蒙两国关系互动审视
    一、 互动:中蒙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 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成果显著
        (二) 两国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友好合作发展迅速
        (三) 两国军事安全领域积极互动合作
    二、 合作:中蒙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主流
        (一) 经贸合作:两国各领域合作的物质基础
        (二) 人文社会交流:两国各领域合作的精神纽带
        (三) 政治合作:两国互利共赢的根本保障
    三、 分歧:中蒙两国关系深入调整的动因
        (一) 正视两国互动中产生的分歧
        (二) 预防和化解两国互动中的风险危机
第五章 中蒙两国关系前景展望与中国战略选择
    一、 中蒙两国关系发展前景展望
        (一) 中蒙经贸合作层次将不断提升
        (二) 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不断充实
    二、 中国的战略选择
        (一) 深化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二) 开展与蒙古国的资源能源外交
        (三) 保持中蒙各领域交流合作健康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916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916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a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