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及其影响
本文关键词: 日美同盟 防卫合作 安全关系 军事同盟 防卫指针 出处:《外交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2013年日美外长、防长的日美“2+2”会议讨论再次修订该防卫合作指针,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和平崛起,,该文件针对中国的目的性也愈加明显。《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是日美同盟在军事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其修订也反映着日美同盟性质、内容的变化。 本文通过对1951年、1960年、1978年、1997年等历次日美同盟和《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调整进行介绍,试总结其调整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和日本为适应当时国际形势变化而进行的国家战略调整,并以此为背景,对日美同盟和《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调整内容及其影响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关于日美同盟和《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调整和修改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同时,对此次《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修订做出预见性的预测和判断。
[Abstract]:In 2013, the Japanese-US Foreign Minister, the Defense Minister's "22" meeting, discussed the revision of the guidelines for defense cooper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eaceful rise of China. The guideline for Japan-US Defense Cooperation is a programmatic document of the Japan-US alliance in military terms, and its revision also reflects the changes in the nature and content of the Japanese-US alli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djustment of the Japan-US alliance and the "Japan-US Defense Cooperation guidelines" on 1951, 1960, 1978, 1978, and so on, and tries to summarize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before the adjustment. The national strategic adjustment made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t that time, and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e contents and effects of the adjustment of the Japan-US alliance and the "Japanese-US Defense Cooperation guidelines" are analyzed.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the adjustment and revision of the Japanese-US Alliance and the Japanese-US Defense Cooperation Index are obtained. Meanwhile, the prediction and judgment of the revision of the Japanese-US Defense Cooperation Index are made.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831.3;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万胜;;论日美同盟与日本的海外派兵[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藤崎一郎;李莉莉;;日美同盟下一步[J];大经贸;2010年Z1期
3 廉德瑰;;浅析日美同盟的深化[J];国际观察;2011年06期
4 张景全;;日美同盟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5期
5 赵明昊;;日美同盟的新调整[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2年10期
6 徐万胜;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的三大趋势[J];当代亚太;2000年10期
7 金熙德;日美同盟的“再定义”及其未来趋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7期
8 李劲松;新世纪日本安全战略的新走向[J];国际展望;2001年06期
9 孙文清;论日美同盟关系的“全球化”趋势[J];和平与发展;2004年04期
10 刘昌明;新世纪之初日美同盟的加强与日本的防卫战略动向[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俊彦;;日美同盟的新发展[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4年第1期(总第114期)[C];2014年
2 江新凤;;2012年度日本《防卫白皮书》评析[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3期(总第108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赞;日本新外相:将加强日美同盟[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尤文虎 郁章艳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 91379部队工程师;日美同盟,驶向何方?[N];中国国防报;2010年
3 记者 徐松 张艺;外交部:日美同盟不应超出双边范畴[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苏晓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日美同盟:漂亮包装难掩丑陋实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5 赵忆宁;日美同盟漂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早报记者 王国培 采访整理 加藤嘉一;裂变:日美同盟50年[N];东方早报;2010年
7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学者 赵明昊;日美同盟的新调整[N];东方早报;2012年
8 王少普 上海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日美同盟如何包容中国[N];东方早报;2007年
9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林晓光;日美同盟:强化之余还会谋求平衡[N];解放日报;2006年
10 李学军;小泉强化日美同盟其实另有打算[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玉国;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何英莺;论战后日美军事同盟中的摩擦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姝;冷战后日本的日美同盟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金松;冷战后日美同盟的调整和日本安全战略转型[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3 卞远;日美同盟的演变及走向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春耕;日美同盟的历史进程、发展趋势及其对东亚安全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玉龙;朝核问题与日美同盟之间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周琪;冷战后日美同盟的发展及原因分析[D];青岛大学;2006年
7 孙晓东;日美同盟的新定位与东北亚安全[D];延边大学;2007年
8 陈道育;日美同盟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微;重大危机下的日美同盟[D];外交学院;2011年
10 尚光明;试论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的强化[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76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47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