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心理学:愿景与走向
本文关键词: 和平心理学 理论范式 行动策略 和谐发展 出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和平心理学是二战以后崛起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其目的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化解破坏性的冲突与暴力活动,创造积极的社会条件,提高人类公平正义感和生活质量。和平心理学的发展受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而在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其理论范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在后冷战时代,和平心理学已成为未来十年处理人类压力问题的关键领域之一。
[Abstract]:Peace psych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emerged after World War II, its purpose is to us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to resolve the destructive conflict and violence, to create positive social conditions, improve the human sense of justic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Peace psychology by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each period has a different focus, the theory paradigm is constantly changing.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 peace psychology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areas in the future ten years to deal with human pressure problem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中国心理学发展史研究”(10YJAXLX007)
【分类号】:D820;B84-05
【正文快照】: 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但是,地区冲突、局部战争、恐怖活动、霸权主义等不安全因素依然持续存在,严重地威胁着各国人民的和平发展事业。如何化解冲突和暴力,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一直是世界上爱好和平事业的各国人民面临的头等大事。诞生于二战以后的“和平心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湘一;刘邦春;陈锡友;;世界和平愿景:西方和平心理学的理论述评[J];心理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邦春;郭永玉;彭运石;;和平心理学:历史、模型和展望[J];心理科学;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明玉;;PDP理论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1年27期
2 张金彦,姚海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J];石油教育;1999年12期
3 刘永兴;高申春;;库恩范式论之于心理学的意义[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杨丽珠;孙晓杰;常若松;;中国澳大利亚4~5岁幼儿人格特征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7年03期
5 杨廷忠;郭俊香;陈彬;黄晶晶;蔡海榕;刘隆健;;城市居民心理压力管理行为的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6 杨丽珠;;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机制与干预研究[J];中国德育;2009年08期
7 张丽华;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和基本取向[J];教育科学;2005年02期
8 霍涌泉;刘华;;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修巧艳;郭本禹;;斯塔茨与心理学的统一[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叶浩生;;当代心理学的分裂与学科的多元化整合[J];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邦春;彭运石;;和平心理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杨丽珠;;中国与澳大利亚4~5岁幼儿人格特征的跨文化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3 刘翔平;;阅读障碍的捆绑加工缺陷:从单通道研究范式到双通道交互作用研究范式[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掌然;;促进心理学发展的两条基本途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霍涌泉;;寻求心理学理论研究繁荣的新机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轶楠;;如何与上级处好关系?—中庸视角下的华人冲突化解模式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金树人;;心理健康的挑战与对策——台湾“九二一”大地震之后心理咨询工作的启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高申春;车文博;;进化论心理学思想批判[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贵兵;群体动态决策的适应性行为及其内隐学习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2 贾林祥;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钟华;人生故事:理解人格的另一种途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莉;人格特质、心境对情绪信息加工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1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48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