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执政后的美国中东政策
本文关键词: 美国 奥巴马 中东政策 出处:《辽宁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连接三洲五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能源资源,同时也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中东地区战略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又由于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和宗教关系,该地区长期是世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其在战争中增长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一跃成为世界头号霸主,并通过制定“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开始涉足中东地区;苏联解体后,美国取得了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并不断的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控制,来维持其全球霸权。9.11事件后,美国本土遭到了沉重打击,导致恐怖主义上升为美国的头号威胁。小布什政府开始在全球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尤其是在中东地区,以武力来打击恐怖主义,保障美国的本土安全。先后在中东地区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因小布什时期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政策,总是通过武力来解决中东地区的问题,激起了阿拉伯伊斯兰的民众反美、仇美的情绪。虽然美国拥有其全球超级大国的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但美国在中东地区处于强势地位的同时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却有所削弱。后小布什时期的美国虽然对其中东政策作出多次调整,但只是手法和战术上的改变,并没有对“单边主义”政策作出实质性的修正。 本文首先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面对中东的复杂的局面和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相对衰落,对小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进行了调整的内容,认为奥巴马政府力主以接触和对话的方式同中东地区的国家相处,取代布什政府时期的武力手段,以此来缓解美国在中东地区所处的不利位置,修复美国的形象。其次本文分析了实施中东政策的主要途径,认为是从解决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问题入手,通过对以色列施加压力迫使其回到同巴勒斯坦的谈判中来推动巴以的和平进程;对待伊朗则一改布什政府时期采用的的恐吓政策,采取接触和对话的方式,通过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交互应用来限制伊朗的核武器进程;从伊拉克撤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打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反政府武装活动中,摧毁恐怖主义的主要根据地;维护伊拉克的和平,把伊拉克建设成为中东民主的“样板”。最后,本文认为奥巴马的中东政策虽然做了较大的调整,但是其维护国家霸权地位的战略是始终不变的。 本文通过对奥巴马中东政策调整的背景、手段及内容的分析,试图从美国国家战略全局的角度揭示美国的战略意图,试图为中国制定中东政策,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提供视角。
[Abstract]:The Middle East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three continents of Europe, Asia and Africa, connecting the three continents and the five Seas. It has a unique strategic position and abundant energy resources, and is also Christian. The birthplace of Judaism and Islam.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the Middle East region has always been a battle for war,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intricate geopolitical and religious relations. The region has long been a hot issue of concern to the world. After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United States, with it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strength, rose to the top of the world, and made a global strategy to "contain" the Soviet Union and dominate the world. Began to set foot in the Middle East;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United States gained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Middle East region, and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its control over the Middle East region to maintain its global hegemony.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has begun to pursue a policy of "unilateralism" around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East, to combat terrorism by force. To safeguard the secu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at home, the Afghan and Iraqi wars were launched successively in the Middle East region. Because of the policy of "unilateralism" pursu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Bush era, the problems in the Middle East region are always solved by force. It has stirred up anti-Americanism and anti-Americanism among the Arab Islamic people,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United States has the overall strength and military strength of its global superpower. However,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is in a strong position in the Middle East, its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Middle East has been weakened.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made many adjustments to its Middle East policy during the post-Bush period, it only changed its tactics and tactics. There is no substantial amendment to the policy of unilateralism.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in the face of the complex situ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relative decline of American economy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adjusts the Middle East policy of Bush administr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urges us to get along with the countries in the Middle East by means of contact and dialogue, instead of the military means of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Middle East region. Second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ways to implement the Middle East policy, and thinks that it begins with the peace between Palestine and Israel. To advance the Palestinian-Israeli peace process by exerting pressure on Israel to return to negotiations with the Palestinians; On the other hand, Iran should be treated by changing the intimidating policy adopted during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adopting the way of contact and dialogue, and using the interaction of soft power and hard power to limit Iran's nuclear weapons process. Withdraw troops from Iraq, devote more energy to the anti-government activities in Afghanistan and Pakistan, and destroy the main bases of terrorism; To maintain peace in Iraq and build Iraq into a "model" of Middle East democracy. Finally, this paper thinks that Obama's Middle East policy has made great adjustments. But its strategy of maintaining national hegemony has always remained unchanged. B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means and content of Obama's Middle East policy adjustment, this paper tries to reveal the strategic inten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American national strategy, and tries to formulate the Middle East policy for China. Handling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safeguarding China's national interests provide a perspective.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庆;;东面挖坑,请向西行[J];采写编;2011年04期
2 张宏;岳杨;;中东地区核军备控制态势分析[J];国际论坛;2011年04期
3 牛新春;;当美国遇到中东:重重矛盾与处处困境[J];世界知识;2011年15期
4 谢拉·k·路易斯;王世跃;;到巴格达有多远[J];课外生活(小学版);2002年10期
5 廖琪枫;;中国对中东投资的政治风险及法律防范——兼论中东动荡对中国投资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6 吴建民;;中东乱局可能会常态化[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9期
7 辛旗;;觉醒与抗争:中东、北非事件的深度观察[J];文化纵横;2011年03期
8 岳晓勇;;美国同海湾地区发展中民族和国家关系的演进(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中东乱象的警示[J];政协天地;2011年06期
10 朱鸿博;;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再次回归——论奥巴马政府对拉丁美洲的政策[J];拉丁美洲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其荣;蒲玉梅;;美国的中东政策与中东民族-国家关系发展态势[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邵华光;;中东地区石化工业发展近况及对我国的影响[A];上海市石油学会中青年科技论文集(2007)[C];2007年
3 薛发;;钢结构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化市场[A];2008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余泳;;试论中东问题研究的核心概念——从中东热点问题到中国中东外交[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5 ;解析中国汽车进入世界和市场[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6 李睿;米寿江;;美国和伊朗冲突中的伊斯兰文化因素解析[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7 张雨华;;船舶接长改装工艺探讨[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维修理论与应用论文集第八集(2005—2006年度)[C];2006年
8 钱学文;;中国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9 汪波;;建立波斯湾次区域安全秩序的前景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10 N.Davison;G.Glass;D.Aldridge;A.C.Roberts;;中东地区钢筋混凝土的电化学修补原理及应用[A];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科技论坛与全国第六届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前副会长、前驻中东大使 刘宝莱;中东地区陷入动荡暴露美国战略失误[N];解放日报;2011年
2 记者 马晓燕邋黄恒;以国防部长说将认真考虑阿拉伯和平倡议[N];人民日报;2008年
3 ;位于中东地区的世界绿洲[N];国际商报;2008年
4 胡英华;中东地区改革步伐加快[N];经济日报;2009年
5 记者 刘华新;北约 关注中东地区动荡局势[N];人民日报;2011年
6 记者 王俊鹏;中东地区3G用户猛增[N];经济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埃及记者 黄培昭 本报赴巴林特派记者 张梦旭;防务展折射中东地区形势[N];人民日报;2011年
8 王晓蕾;中东地区动荡的背后[N];学习时报;2011年
9 国际事业部;赵玉建赴中东地区调研指导工作[N];石油管道报;2011年
10 早报记者 周玲;中国南车获中东地区25.4亿元地铁车辆订单[N];东方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守军;中东地区安全复合体[D];外交学院;2006年
2 庞中鹏;日本能源外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3 王三义;工业文明的挑战与中东近代经济的转型(1809-1938)[D];西北大学;2005年
4 任德胜;论自然灾害对中东文明发展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7年
5 叶青;伊斯兰教与后冷战时期中东国际关系中的双重认同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冯璐璐;中东经济现代化的现实与理论探讨[D];西北大学;2006年
7 BOUNOUA NADJAT(娜佳);是谁在中东制造混乱[D];外交学院;2007年
8 姜淑令;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政策研究(1967-1988)[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猛;中国参与中东[D];西北大学;2006年
10 樊为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中东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彬;奥巴马执政后的美国中东政策[D];辽宁大学;2011年
2 刘月乔;试析奥巴马政府的“价值观输出”[D];吉林大学;2012年
3 卢鹏帆;论“9·11”之后美国对中东的公众外交[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权新宇;伊斯兰极端组织与“人体炸弹”[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瑶;奥巴马对小布什“以信仰为基础的倡议”之继承与发展[D];复旦大学;2010年
6 马瑞娟;小布什的中东民主战略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童彦;论小布什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D];暨南大学;2009年
8 王新颖;试论小布什政府中亚能源战略及影响[D];河南大学;2012年
9 张晖;小布什政府的东北亚安全战略探析[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宋雨星;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本文编号:1481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48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