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殖民时期英法政治哲学和社会传统对东南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23 23:39

  本文关键词: 政治哲学 社会传统 英属马来 法属印支 出处:《太平洋学报》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英国和法国作为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最大的两个殖民主义宗主国,它们的殖民扩张历史对殖民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英法两国不同的政治哲学和社会传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殖民指导思想,其差异严重影响着英法殖民地在殖民统治时期以及独立后的国家发展进程。在东南亚地区,英属马来和法属印支两块殖民地在英法殖民主义管理体制下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反映出在不同政治哲学和社会传统影响下的两种殖民指导思想的差异性。了解近邻历史及其社会发展,对于中国发展东南亚各国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Britain and France, the two largest colonial powers in the world's modern history, Their history of colonial expansion has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olonial countries. The different political philosophies and social traditions of Britain and France have produced two different colonial guidelines. The differences have had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itish and French colonies during their colonial rule and after their independence. The diffe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the British Malay and the French Indosinian colonies under the Anglo-French colonial regime, It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colonial guiding ideolog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tradition.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their social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hina's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 among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分类号】:D8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世波;吴会丽;;哈耶克贫富差距理论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一种政治哲学的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周熙;节约国策需靠节约意识[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5年10期

3 高丽;;浅析中美慈善捐款差距之大的原因[J];时代人物;2008年11期

4 G.普罗卡奇 ,吕■■;“美国主义”和苏联[J];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03期

5 周余祥;;试析亨利·卡伯特·洛奇的单边主义思想[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王荣科;中国社会传统政治心理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刘小兵;辨证理性与改革的张力——论社会转型过程中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辨证关系问题[J];桂海论丛;2004年02期

8 张忠霞;日本时兴新型“包办婚姻”[J];中国保安;2005年04期

9 本刊编辑部;王雄;;走进公民时代(上)[J];教师博览;2008年01期

10 王樝;;治理视角下的政府转型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怀化学院 严万达 唐瑛;“女大难嫁”折射出两性不平等[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郝薇薇;俄专家:不愿为家庭所累,是利己主义表现[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 白志健;“一国两制”体现最大的包容与和谐[N];人民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董燕林;“不婚”“急婚”挑战婚姻传统[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郝薇薇;俄罗斯婚姻家庭模式走向多样化[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龚丹韵;别再以感恩来理解慈善[N];解放日报;2007年

7 龙岩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 卢国伟;加强村(居)老年协会建设的对策[N];闽西日报;2007年

8 彭梦瑶;丹麦“男性救助站”,专门帮扶“妻管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喻国明;大众传媒对青年的影响[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10 姜涛;破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N];中山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立娟;新生代农村青年的择偶模式[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建红;表达自由及其保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28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528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6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