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结构特征与历史逻辑
本文关键词: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日美同盟 地区安全 出处:《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日美两国以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形式对日美同盟安保体制进行大幅调整。此次"指针"的修订过程反映了日美双方对当前国际形势的认识和战略考虑,其中的中国因素尤为突出。回溯历次"指针"修订过程,可以梳理出日美同盟演变的历史逻辑,预测其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地区、国际安全环境的影响。
[Abstract]: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substantially adjusted the security system of the Japan-US alliance in the form of revising the guidelines on Japan-US Defense Cooperation. The revision process of the "guidelines" reflects the understanding and strategic consideration of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betwee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Looking back on the revision process of "pointer", we can sort out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Japan-US alliance, predict its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
【分类号】:D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缉思;冷战时期美国对东亚政策思想的演变[J];世界历史;198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樊小菊;;《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修订中期报告解析[J];国际研究参考;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兴宏;亚洲开发银行的决策过程及相关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林志淼;冷战后美国的东北亚安全战略及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史莹;杜勒斯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3 郭朋弟;杜鲁门政府的缅甸政策研究(1949-1952)[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谢宝军;浅析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对华调处措施及中共的应对策略(1945-1949)[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德骏;浅析美国关于南中国海争端的政策[D];复旦大学;2012年
6 高亚兰;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缅甸的政策[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资中筠;缓慢的解冻——中美关系打开之前十几年间美国对华舆论的转变过程[J];美国研究;198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万胜;;论日美同盟与日本的海外派兵[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藤崎一郎;李莉莉;;日美同盟下一步[J];大经贸;2010年Z1期
3 廉德瑰;;浅析日美同盟的深化[J];国际观察;2011年06期
4 张景全;;日美同盟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5期
5 赵明昊;;日美同盟的新调整[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2年10期
6 徐万胜;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的三大趋势[J];当代亚太;2000年10期
7 金熙德;日美同盟的“再定义”及其未来趋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7期
8 李劲松;新世纪日本安全战略的新走向[J];国际展望;2001年06期
9 孙文清;论日美同盟关系的“全球化”趋势[J];和平与发展;2004年04期
10 刘昌明;新世纪之初日美同盟的加强与日本的防卫战略动向[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俊彦;;日美同盟的新发展[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4年第1期(总第114期)[C];2014年
2 江新凤;;2012年度日本《防卫白皮书》评析[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3期(总第108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赞;日本新外相:将加强日美同盟[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尤文虎 郁章艳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 91379部队工程师;日美同盟,驶向何方?[N];中国国防报;2010年
3 记者 徐松 张艺;外交部:日美同盟不应超出双边范畴[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苏晓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日美同盟:漂亮包装难掩丑陋实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5 王少普 上海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日美同盟如何包容中国[N];东方早报;2007年
6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林晓光;日美同盟:强化之余还会谋求平衡[N];解放日报;2006年
7 赵忆宁;日美同盟漂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8 李学军;小泉强化日美同盟其实另有打算[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早报记者 王国培 采访整理 加藤嘉一;裂变:日美同盟50年[N];东方早报;2010年
10 新华社记者;全球连线:日美同盟走向何方[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玉国;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何英莺;论战后日美军事同盟中的摩擦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姝;冷战后日本的日美同盟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金松;冷战后日美同盟的调整和日本安全战略转型[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3 卞远;日美同盟的演变及走向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春耕;日美同盟的历史进程、发展趋势及其对东亚安全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玉龙;朝核问题与日美同盟之间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郭丽立;日美同盟与日本的军事大国化[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7 周琪;冷战后日美同盟的发展及原因分析[D];青岛大学;2006年
8 梁栋;冷战后的日美同盟与朝鲜半岛局势[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9 孙晓东;日美同盟的新定位与东北亚安全[D];延边大学;2007年
10 陈道育;日美同盟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45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545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