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安全合作中的国家权利因素
本文选题:非传统安全 切入点:国家权力 出处:《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非传统安全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在安全领域所考虑的首要问题,而非传统安全自身的属性也要求国家必须以合作的方式才能达到自身的安全。然而,国家间在这一领域中的行为并不总是合作的,由于非传统安全的原因而出现的国际冲突也是时有发生。 国家权力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议题之一,国家权力由军事、经济和地缘等因素所构成的硬权力和由观念、文化、制度等因素所构成的软权力两部分组成,其中硬权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权力表现为国家间基于权力的差异而形成的国际权力结构以及国家以权力为基质而制定的对外政策两方面。 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国家行为受国家权力因素的强烈影响,在不同的国际权力结构中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行为不同,而实行不同对外战略的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行为也不尽相同。 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非传统安全的定义、特征以及非传统安全对于国际安全合作的影响,,以期对非传统安全、国际安全合作做以初步的认识。 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国家权力的概念及相关特征,指出国家权力包括硬权力和软权力两部分,同时国家权力的性质由国际权力体系和国家对外战略两方面因素决定。 本文的第三部分以国际权力结构为背景论述国家权力对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影响,指出由于国际权力体系的不同状态,国家间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本文的第四部分则在国家对外战略的维度下分析国家权力在非传统安全合作中的作用,指出不同的国家战略同样会在国家间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Abstract]: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s the primary issue that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onsider in the field of security today, and the attribute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also requires that countries must cooperat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ir own security. Inter-State behaviour in this area is not always coope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rising out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are frequent. State pow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State power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hard power composed of military, economic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and the soft power composed of concept, culture, system and so on. The international power structure based on the power difference and the foreign policy made by the state based on the power are the decisive ones. The behavior of state in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field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factors of state power. In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power structure, the behavior of state in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field is different.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foreign strategies behave differently in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areas.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and the impact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mak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e power, points out that the state power includes hard power and soft power, and the nature of the state power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power system and the national external strategy.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state power on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power structure, and points out that due to the different states of international power system, different countries will behave differently in the field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e 4th part o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state power in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under the dimension of national foreign strategy, and points out that different national strategies will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ehavior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among countries.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8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勇;试论冷战后的非传统安全问题[J];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2 刘中民,桑红;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中的非传统安全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4期
3 王学军;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辨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4 徐华炳;关注非传统安全 迎接国家安全新挑战——由“非典”引发的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耿丽华;对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徐华炳;中国非传统安全的紧迫问题——恐怖主义[J];温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邹宏;李广胜;;非传统安全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汤西野;;冷看非传统安全理论[J];华章;2010年23期
9 李香兰;周边环境新视角:非传统安全问题[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年02期
10 宋效峰;张立华;;传统与非传统:对石油安全的双重解读[J];攀登;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华;;试论中印大同、非传统安全与和谐世界[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2 丁江伟;;非传统安全与国际合作的创新[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薛晨;;论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与和谐世界理念的实践——以非传统安全问题为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4 汤啸天;;非传统安全考验执政能力——兼论中国发展新阶段的犯罪问题与社会控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中朝;;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汇率问题及对策[A];湖南省第六届公共管理论坛会议资料[C];2007年
6 李元奎;;非传统安全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挑战与对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夏立平;;中美日如何争取共赢和避免安全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8 吴莼思;;中国安全外交概念初探[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9 杨艳;曹顺灶;;社会和谐与政治发展——关注弱势群体与非传统安全[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中民;;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全球治理与国际体系转型——以行为体结构和权力结构为视角的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吕鸿 席来旺 张梦旭;非传统安全挑战全球应对能力[N];人民日报;2010年
2 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 胡振虎;审视非传统安全危机[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3 王逸舟;重视非传统安全研究[N];人民日报;2003年
4 早报实习记者 刘泽凡;“在对朝关系上中方不能忽视非传统安全”[N];东方早报;2010年
5 金一南;恐怖袭击与非传统安全[N];学习时报;2005年
6 记者 洪黎明;强调突出非传统安全管理[N];人民邮电;2010年
7 尚怀来;重视非传统安全后勤保障研究[N];解放军报;2006年
8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章念生;北约峰会传递的信息[N];人民日报;2009年
9 石志远;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的挑战[N];解放军报;2004年
10 鲍斌、王桂芳;提高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N];解放军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光册;贸易便利化背景下海关应对非传统安全的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傅勇;非传统安全研究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5年
3 肖f^;权力、制度与文化[D];吉林大学;2006年
4 王江丽;全球绿色治理如何可能?[D];浙江大学;2009年
5 安秀伟;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先才;当代国际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任娜;能源安全与当代大国关系[D];山东大学;2007年
8 赵冰;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与国家安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陈昊阳;我国重大传染病态势及对国家人口安全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10 李学保;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安全合作:理论争鸣与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亚斌;非传统安全合脚的国秒力因素[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慧;当代国家非传统安全探析[D];青岛大学;2010年
3 罗朝荣;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非传统安全[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元帅;中国政府非传统安全应对能力的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蒋利平;国家安全视野下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李良举;结构现实主义视角下非传统安全的起因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7 刘丹;非传统安全视角下日本海洋战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卢凯;冷战后中日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现状及前景[D];延边大学;2012年
9 贾晔清;非传统安全下海关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柴立丹;国际法框架下非传统安全的应对之策[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65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56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