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冷战后美国核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6 20:40

  本文选题:冷战后 切入点:美国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核武器从诞生伊始,就成为各国在外交斗争中的重要武器。主要是因为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不仅可以在战争时期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和平时期也可以发挥巨大的威慑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战争的爆发。以核武器为主要载体的核战略成为有核国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国的对外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而且是拥有最强大核武器的国家,美国的核战略不仅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美国自身的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成为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而且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美国核战略的基本理论分析。核武器是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核武器有巨大的杀伤破坏作用,其破坏因素主要包括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五个部分。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核武库,建立在强大核力量基础上的核战略主要受以下几种理论的影响:核威慑理论、核冬天理论、非战略核武器理论。美国核战略的主要由核威慑战略、核力量运用战略、核力量发展战略组成,,作为美国核战略的基础的核力量主要由战略进攻力量、非战略核力量、战略防御力量、战略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组成。 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了冷战后美国核战略的演变。老布什政府的“全方位威慑”核战略主要表现在:扩展了核威慑的范围,提高了核武器的效能,强调攻防一体的核力量,建立全球有限打击防御系统。克林顿政府的“领导与预防”核战略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单边主导美俄核裁军进程,维护美国的核“领导地位”;建立防核扩散体制,维护核优势地位;减少军事目的对核武器的依赖;强调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加强防范。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核战略主要内容是: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摆脱国际条约的束缚;建立“新三位一体”的核力量;大幅度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门槛;加强核威慑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无核化”核战略主要措施:与俄罗斯进行裁军谈判;强化核不扩散机制和军控机制;暂缓核武器力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召开核安全峰会,倡导多边合作;将核武器作为一种战略威慑以维护美国安全。 第三部分研究了冷战后美国核战略演变的特点及原因。这部分分析了冷战后美国核战略在国家安全中的特殊地位,揭示了冷战后美国核战略演变的总体特点: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强调核战略的全球性;始终保持美国在核扩散领域的优势地位;继续在防止核扩散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不断加大研制和开发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的力度。最后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分析了冷战后美国核战略调整演变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对冷战后美国核战略影响的研究,主要从国内、国际安全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冷战后美国核战略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巩固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对核裁军和防核扩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其对国际安全主要是消极影响,阻碍了国际社会核裁军和防止核扩散的进程,动摇了国际社会战略稳定的基石。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81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华炳;浅评美国核威慑战略的演变与走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韩壮壮;;冷战后国际核扩散特征解析[J];国防科技;2010年04期

3 马方方;;当前美国核战略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张金荣;詹家峰;;奥巴马政府《核态势评估》报告评析[J];国际论坛;2010年04期

5 柴永忠;马爱民;;打破规则 布什政府的军控政策由来及对国际安全的影响[J];国际展望;2004年17期

6 许嘉;;奥巴马政府核政策探析[J];和平与发展;2009年03期

7 崔建树;;从小布什到奥巴马政府的美国核战略和核不扩散政策演变[J];和平与发展;2009年05期

8 滕建群;;核潮涌动2009[J];环球军事;2009年24期

9 郭新宁;张露;;无核武世界:理想还是现实?[J];当代世界;2009年11期

10 白贤德;;“无核武器世界”的非可行性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卿;论国际军控斗争的性质[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颜爽;冷战后美国核军控政策的演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76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576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d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