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族裔利益团体对美古关系的政治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15 03:07

  本文选题:古巴裔美国人 切入点:族裔利益集团 出处:《外交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族裔利益团体在美国政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利益集团在政府对外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断增强,影响也不断上升。在这种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和各少数族裔群体纷纷参与美国与其祖籍国对外事务的背景下,古巴裔美国人当中的利益集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各个阶段美古关系的发展。古美基金会作为古巴裔中的保守派游说集团,对古巴有着极其强硬的态度,他们通过参与政府项目、促成相关法案、操纵佛州选票等方式,深刻影响着美古关系。自由派古巴利益集团的影响力虽然具有很大局限性,但整体上古巴政治态度在转变,未来美古关系的走向,或被新一代的年轻思想所影响。
[Abstract]:Ethnic interest group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merican politics. Especially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nterest group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volved in the foreign policy process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is multicultural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the foreign affair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home country, Interest groups among Cuban-Americans affect, to varying degrees, the development of US-Cuban relations at all stages. The Cuban-American Foundation, as a conservative lobby group among Cubans, has a very strong attitude towards Cuba. By participating in government projects, promoting relevant legislation, manipulating votes in Florida, and so on, they have profoundly affected US-Cuba relations. Although the influence of liberal Cuban interests is very limited, the overall Cuban political attitude is changing. The future tren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uba may be influenced by the new generation of young ideas.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871.2;D8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菲律宾国父黎刹族裔首次回乡谒祖[J];八桂侨史;1999年02期

2 ;美国各个族裔的区域分布和职业情况[J];世界博览;2013年04期

3 施琳;;论美国族裔问题研究——理论综述与发展前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2期

4 荣筱箐;;我在美国说相声[J];人民文摘;2009年09期

5 ;加拿大华人近百万[J];八桂侨史;1996年01期

6 玛丽塞·波特文;朱世达;;在加拿大反歧视政策中族裔出身和“种族”统计的作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1期

7 王建华;黄一超;张丽娟;;论美国族裔关系调控的价值取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朱锡强;张芬梅;;中国“火凤凰”——美国各族裔中的华裔[J];中国民族;1992年11期

9 赵文嘉;;南非弱势族裔优待政策刍议——以美国少数族裔优待政策为参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4期

10 姬虹;;美国人口族裔构成的变化与2012年大选——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说起[J];当代世界;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施琳;马迎雪;;当前美国的族裔冲突及其多样化应对机制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杜枫;李志刚;;中国城市的非洲族裔区经济:以广园西路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 泓;美国的族裔格局与族裔政策刍议[N];学习时报;2005年

2 施琳 马迎雪;美国是如何处理族裔冲突的[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一娴;正确对待族裔身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4 王悠然 编译;新西兰族裔间不平等状况加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施琳(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人的族裔观[N];中国民族报;2001年

6 田建明;回避“民族”的美国民族政策[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高原;糖尿病高发族裔祸首并非遗传[N];人民日报;2007年

8 刘力达;法兰西:“隐性”的民族与“显性”的民族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赵琼;谁动了我的课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华媒吁联手抗争“逆向歧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增美;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爱民;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起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远;散居族裔对原居国外交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2 程云凤;城市多族裔共存视角下的新加坡住房民族一体化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3 杨玉萍;非白族裔文化身份的困境与追求—对扎迪·史密斯三部小说的解读[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袁巍;二十世纪后期印第安族裔文学与母题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孟睿;论后“9·11”小说的多重主题意蕴[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6 葛静静;散居族裔在现居国的政治参与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7 马靖;族裔批评理论探析—兼谈其对中国少数族裔文学批评的启示[D];浙江大学;2016年

8 张龙龙;跨越边界,建构世界主义的关系:裘帕·拉希莉作品的世界主义解读[D];南京大学;2015年

9 刘良琼;族裔利益团体对美古关系的政治影响[D];外交学院;2017年

10 郑毅;散居族裔批评视域下的《梦娜在希望之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14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14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e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