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与东亚国家的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8-03-15 08:11

  本文选题:日本 切入点:历史认识 出处:《东疆学刊》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是东亚最大的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中、韩等东亚国家虽然进行了一些合作,但基本上采取了单边应对的方法,其结果差强人意。因此,东亚国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其意义在于,引领东亚社会健康发展,维护地区利益,防止地区冲突,帮助日本摆脱历史认识陷阱,遏制日本右翼势力等。东亚国家要摆脱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克服相互之间存在的矛盾,共同应对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为东亚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为此,有必要建立效仿朝核六方会谈的"历史认识四方会谈",并成立共同研究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东亚国际组织。
[Abstract]:Japan's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problem is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in East Asia.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d other East Asian countries have carried out some cooperation, but have basically adopted a unilateral approach, and the results are not satisfactory. It is necessary for East Asian countries to further strengthen cooperation. Its significance lies in lead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ast Asian society, safeguarding regional interests, preventing regional conflicts, and helping Japan get rid of the trap of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To curb Japanese right-wing forces and so on. East Asian countries should get rid of the intricat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vercom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m, jointly deal with Japan's historical problems, and contribute to peace and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the "Quadripartite meeting of Historical Cognition" to emulate the six-party talks on the DPRK's nuclear program and to establish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East Asia to study the issue of Japanes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三亚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韩合作解决日本认识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分类号】:D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朴容九;日本历史教科书的歪曲和韩中共助的必要性[J];东岳论丛;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宁;日本的历史认识及其对朝日关系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2 李军;冷战后韩国的民族主义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3 崔硕;论冷战后东北亚国家的民族主义[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鲁慧;;政治稳定:东亚国家社会转型的先决条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2 ;东亚国家内忧大于外患[J];领导决策信息;1998年29期

3 朱以青;论转型中的东亚国家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宋国友;东亚为什么是安全的[J];战略与管理;2003年06期

5 成泓;“东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当代韩国;2004年01期

6 杨鲁慧;;论当代东亚国家政治发展及民主转型[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3期

7 ;编者的话[J];当代亚太;2011年03期

8 李松玉;张旺;;论东亚国家社会转型期政治合法性的特征[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杜洁;;欣欣向荣的亚洲经济[J];学习月刊;1997年08期

10 李路曲;论东亚国家的政治转型及其特色[J];政治学研究;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玉梅;孙南;;东亚国家和地区田径现状对比分析(英文)[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五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于迎丽;;东亚安全:模式的困境与出路[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3 杨鲁慧;;当代东亚国家民主政治转型的合法性基础——中国周边国家民主经验借鉴的视角[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庆华;东亚国家如何应对全球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顾玉清;东亚国家加强投资合作[N];人民日报;2005年

3 综;中国力推与东亚国家的投资合作[N];国际商报;2008年

4 记者 杨晴川;东亚国家力争走出金融危机阴影[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延边大学教授 孙春日;东亚国家共同抵制错误史观[N];人民日报;2014年

6 宋国友 复旦大学 美国研究中心博士;以FTA之名[N];东方早报;2007年

7 记者 傅云威;金融危机也是东亚国家互信合作的新契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杨晴川;东亚国家力争完全摆脱金融危机影响[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1年

9 曹文忠;世行提出东亚国家贸易一体化的七条建议[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10 钟声;合作是把握东亚未来的关键[N];人民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云玉;东亚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政治透视[D];暨南大学;2000年

2 曹娜;东亚国家新权威主义政体与现代化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3 王庆钊;浅析东亚意识的觉醒[D];外交学院;2007年

4 李铮;论政治文化因素对东亚合作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7年

5 贾洁;东亚国家汇率政策的博弈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万秋波;论冷战后东亚安全机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学文;东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郭萍;东亚地区认同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9 徐磊;东亚秩序重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王威;东亚国家和地区内部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15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15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2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