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国际格局的发展受到大国关系深刻调整和变化的重要影响,霸权国相对实力的下降和新兴力量国家的迅速崛起,使得整个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走向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建立反映当今世界力量变化的多极格局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一些有关于建立多极世界的思想和主张,越来越广泛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各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综合国力的变化、经济强弱地位的变更到了一定程度必然导致政治的不平衡发展,冲击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加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进程。所谓“化”,体现多极世界形成之前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各种力量此消彼长,大国或国家集团的各种力量间对比的均衡化的逐步形成过程和有效的制衡力日益形成于各力量之间。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实质是指国家关系民主化、世界事务平等化,以及各国发展道路的多元化。多极化既反对一言堂的单边主义,也反对几个强国、大国结成同盟的霸权。 随着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和传统西方大国实力的相对性下降,国际格局多极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中国外交做出了与时俱进的调整,适时地提出和谐外交理念。中国和谐外交主张的“和”的概念并不排除差别与对立。“和”是多样性的统一、有机的联系和秩序。“和”意味着从冲突到融合,再到新事物的产生,是两相对立的事物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和谐的基本特征是对立因素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和谐外交在通过国际合作化解矛盾冲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平等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更多重视和解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欠发达国家需要等方面适应了国际格局多极化深入发展的要求,和谐外交在国际事务解决途径上,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外交斡旋等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双边或多边冲突。面对当前一方面国际格局多极化深入发展,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之间的矛盾却日益凸现。作为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最强的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从其世界战略出发,奉行单边主义。中国、俄罗斯、欧盟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承认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这个现实,赞同多边主义的政策取向。于是,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另一方面,客观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提出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而使国际政治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演变的迫切要求。 和谐外交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在于顺应多极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即以平等相待,求同存异来扩大共识,通过合作协商来谋求共赢,增进友好以和谐相处,而且还要处理如何化解与超级大国单边主义的矛盾,扩展外交的新领域等。因而,如何通过和谐外交使我国以合作者、建设者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构建稳定、和平、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深入发展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82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三)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四) 主要概念诠释
1、国际格局
2、和谐外交
一、新世纪国际格局多极化深入发展的背景
(一) 新世纪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进程
(二) 新世纪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发展特征
(三) 新世纪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对中国外交提出的新要求
二、适应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的中国和谐外交
(一) 中国的和谐外交:提出及内涵
(二) 中国和谐外交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特点
1、中国和谐外交的基本原则
2、中国和谐外交的主要特点
(三) 适应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的和谐外交实践
三、中国和谐外交与国际格局多极化深入发展相互促动
(一) 国际格局多极化深入发展有助于中国推行和谐外交
1、多极格局极的力量正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正呈此消彼长、内部激烈较量状态
2、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随着大国力量对比逐渐相对均衡化,各大国之间相互借重的成分明显增加
3、进入国际格局多极化深入发展进程的国际社会,以使得全球治理已经不是一个超级大国所能单独胜任,更多的新兴国家加入全球治理的进程,这为中国推行和谐外交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舞台。
(二) 中国的和谐外交有利于国际格局多极化稳步向前发展
四、继续推动中国和谐外交的深入发展
文献参考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杭;;金融危机后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新态势[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阮宗泽;从国际秩序转型看中国的和平发展[J];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03期
3 高祖贵;魏宗雷;刘钰;;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及其影响[J];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08期
4 刘卿;;加强睦邻外交 推动区域合作——2005年中国周边外交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1期
5 贺艳秋;;由和谐外交至和谐世界:一个从理想到现实的新逻辑[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6 王兵银;周延丽;;俄罗斯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浅析[J];和平与发展;2011年04期
7 萨本望;关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几点思考[J];和平与发展;1996年02期
8 傅梦孜;李丽佳;;“和谐世界”进程中的中美关系[J];当代世界;2007年03期
9 吴兴唐;;国际格局多极化的新发展趋势[J];当代世界;2009年08期
10 徐大超;;论民间外交的勃兴及其发展困境——兼论对中国外交的启示[J];当代世界;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江舟;基于和谐理念的中国软实力建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冯春晓;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规模和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玉华;国际政治格局“无极化”论说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志强;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解析[D];湘潭大学;2008年
3 孙一鸣;论冷战后中美在全球环境领域的机制化互动[D];复旦大学;2009年
4 徐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新理念——和谐世界[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1615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1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