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斯德哥尔摩中国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本文选题:国际问题研究 切入点:斯德哥尔摩 出处:《国际展望》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14年2月22日,第13届斯德哥尔摩中国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和瑞典外交部联合举办。来自瑞典外交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欧洲改革中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盛顿邮报》及中国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防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单位的60余位官员、学者和评论家参加会议,与会者围绕中
[Abstract]:On February 22nd 2014, the 13th Stockholm China Forum was held in Shanghai. The Forum was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the German Marshall Foundation and the Swedish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Us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Brookings Institution, German Marshall Foundation, European Reform Centre, University of Sydney, Financial Times, Washington Post, and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China, More than 60 officials, scholars and commentators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and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tended the conference.
【作者单位】: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
【分类号】:D8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德;;《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1—6期目录分类索引[J];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01期
2 苏晓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三本新书简介[J];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3 牛新春;;中美关系的八大迷思[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5期
4 董珊珊;;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外交战略转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04期
5 朱锋;;中国的对美战略研究与中美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07期
6 罗伯特·萨特;郎平;周琪;;中国崛起的挑战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含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11期
7 方长平;;对2010年中国外交的若干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0年12期
8 杨洁篪;;当前国际格局的演变和我国外交工作[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9 时殷弘;;中国崛起和中美关系的战略形势[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4期
10 雷小华;;论中苏关系恶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珂;;中国学者对建国前后中共对美政策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牛军;;冷战与80年代的中国外交[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3 陈志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平崛起的理论基石[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4 冯新铭;;中国的发展不会对日本产生威胁[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5 徐强;;解读邓小平发展中美关系大局思想[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6 赵宝煦;;革命与发展: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中国外交的比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7 查道炯;;东亚地区的危机管理:地震、流行病(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8 王巧荣;;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吉平;;权力转移与20世纪的英美关系——对中美关系的启示[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10 魏红霞;杨志敏;;中拉关系的发展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从美国政策的角度分析[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晶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美国对外政策的内政根源与中国外交的应对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早报记者 王靓;中美关系开始盖“内氏印章”[N];东方早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重新定位中美关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春艳;正确对待中国崛起是中美关系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记者 冯迪凡;美国务院“二号人物”紧急访华 修补中美关系[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张斐斐 撰文;多事之秋 敢斗愿合[N];经济观察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范勇鹏;中美关系“温故而知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曹辛;美国外交转向对中国的影响[N];南方周末;2007年
9 记者 许钊颖;沈丁立:务实地走向强而不霸理想[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王曼;美媒:中国顶住了美国压力[N];国防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静;冷战后美国思想库在影响对华决策中的角色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巧荣;APEC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谢莉娇;乔治·W布什对华政策研究—一种层次、系统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杨晓萍;中国外交中的观念因素[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宋俊芳;中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余万里;美国跨国公司与九十年代的中美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李艳辉;政治经济的互动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官进胜;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国会因素(1945-195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珏;权力与声誉[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李春怡;东亚地区规范对比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图雅;中国和平发展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纪文宇;论非对称性相互依赖下的中美关系[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3 李中州;跨国公司及中美关系中的跨国公司因素[D];外交学院;2002年
4 辛志永;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及中国的对策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方曙兵;“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美协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日常;公众心目中的中美关系与中国的崛起[D];浙江大学;2007年
7 罗丹丹;从“社会文化透镜”分析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D];外交学院;2007年
8 袁云初;9·11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中美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蕴超;21世纪东亚地区格局变化中的中国国际责任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创峰;历史没有终结[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32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32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