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能否抹平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评麦克卢汉的“地球村”
本文选题:地球村 切入点:中心—边缘 出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摘要】: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地球村"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语,事实上,它已经成为一个用以理解当今世界的学术概念。这个概念是由麦克卢汉提出来的。由于麦克卢汉的作品主要是以文学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没有对这个概念加以明确定义,以至于这个概念流行后,人们往往是在这个概念的表层含义上去加以理解和使用它。其实,这个概念包含着更多和更深的内涵。就现实而言,"地球村"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反而使中心—边缘结构中的压迫力量得到了增强,而且作用形式也更加直接。应当看到,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地球村"是一个比喻性的概念,它对于直观地描绘全球化是有着便于理解和把握的价值。但是,也正是这一优势,使麦克卢汉从"地球村"出发而回到了农业社会的村落那里去了,再一次在人类社会进步的转折点上塑造出一个空想主义的思想体系。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post-industrialization, "global village" is a very popular word, in fact, It has become an academic concept for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today. The concept was put forward by McLuhan. Since McLuhan's works are mainly in the form of literature, there is no clear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So that when the concept became popular, it was often understood and used in the superficial sense of the concept. This concept has more and deeper implications. In reality, the emergence of the "global village" has not changed the center-edg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but rather strengthened the oppressive forces in the center-edge structure.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global village" put forward by McLuhan is a metaphorical concept that has a value that can be easily understood and grasped in the intuitive portrayal of globalization. MacLuhan left the "global village" and returned to the village of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once again at the turning point of human social progress to shape a utopian ideological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分类号】:D8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颖;;文学形态与媒介变革——对网络文学的检视与评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李庆林;;论传播研究中媒介分析的对象和方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闻娱;本雅明技术复制艺术理论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文丽;;一场视觉狂欢的夜宴——浅析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的广告话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林美宇;;兼为讯息与媒介的网络锐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7 侯猛;;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以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司法过程为例[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8 王泽庆;;全媒体时代的审美理想变迁[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9 王妍;;技术现象学视阈下的虚拟艺术问题[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10 荣鑫;;消费社会情境中的技术与统治——大众媒介的兴起及其意识形态效用[J];北方论丛;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宁;;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古典美术刍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王子舟;;论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曹书乐;;新闻集团进入中国媒介市场行为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李明伟;;“传播技术决定论”辨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肖云帆;;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民主与媒介素养——基于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媒介观与方法论的思考[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7 徐瑾;;互联网时代上海高校媒介素养调查报告[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8 洪艳;;审美与媒介——影象媒介下的诗意生存[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李翔;;电视体验化传播——从节目形态到社会文化表征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林铁;;媒介知识分子:公共性与议程设置[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桑丽;网络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周少华;晚清民初诗歌批评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余礼凤;雅俗之间:徐,
本文编号:1658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5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