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背景下的中国国际责任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中国责任论 切入点:国际责任 出处:《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通过1978年的改革开放和迎接全球化浪潮,中国再次走上了崛起的道路,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文明水平的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也有显著的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这次崛起的态度或怀疑、或肯定,各种论调应声而起。“中国责任论”渐渐高过“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成为目前被热炒的国际对华论调。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国际关系、中国应对国际事务的作为、对世界热点问题的参与等等,都涉及了中国的国际责任。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被众多发展中国家寄予厚望;中国又是崛起中的世界政治、经济大国,在亚洲和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空前的提高,西方发达国家期待中国更多履行大国责任。在此背景下,中国能否应对妥当,将决定中国发展的步伐是否平坦。研究中国国际责任问题的目的,就是解决中国的政策疑惑,保证中国的和平稳定发展。 本文的研究是由背景、原因推导原则,进而指导实践,得出结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崛起背景下的中国国际责任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以用五个W来解释,whether、why、to who、do what和in what ways。首先是导论,阐述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现状及主流观点,并对其做出自己的评价。其次是讨论中国责任论的提出和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动因分析,解决中国是否(whether)和为什么(why)承担国际责任,明确承担国际责任确立的基础和原则。针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责任期待,正确审视,关键是正确定位。中国承担与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在这部分解决中国为谁负责的疑问(to who)。接下来是中国国际责任的内容(do what)与实现路径(in what ways)。包括从全球层面和地区层面介绍中国国际责任的主要内容;以几个实例表现中国切实履行国际责任;最后是中国国际责任的实现带给中国和世界的积极作用。 本文的理论研究和结论有利于指导中国履行国际责任、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诸多细节问题,为具体实践找到合理的答案。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有助于中国树立更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助于中国尽快和更少代价地融入国际主流社会,对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进构建和谐世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上述国际责任问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崛起不仅对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促进了国际和平和安全。中国崛起的现实已经被某些大国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中国责任论”实际上是一个进步。在国际责任的承担问题上,中国有一定的原则。我们要为中国人民负责,要为世界负责,要为未来负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繁荣需要中国。总之,中国对待国际责任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准确定位、适当承担、确保和平发展。
[Abstract]:Throug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and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China once again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rising, and maintained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ts economy, the level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has improved.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 has also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attitude towards, or doubts about, or affirmation of China's rise this time, "China's responsibility theory" is gradually higher than the "China threat" and "China collapse theory", and has become a much-hyped international argument on China.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the world powers, China's response to international affairs,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world hot issues and so on has involved China's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ies.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is highly expected of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China is also a rising worl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ower.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Asia and the world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expect China to fulfill more of its responsibilities as a major power. In this context, can China cope properly?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issue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is to resolve China's policy doubts and ensure China's peaceful and stable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the reason to deduce the principle, and then to guide the practic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e can use five W to explain why we are doing what and in what ways.First, it is an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the mainstream views, and makes its own evaluation.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proposition of China's liability theor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To resolve whether and why China should bear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ies, and to make clear the basis and principles for assuming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In 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expectations of China's responsibilities, we should examine them correctly. The key is to position correctly. China must abide by certain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to assum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in line with its national strength. In this part, it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e question of who China is responsible for. Then there is the conten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Including the main contents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global level and the regional level; Finally,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brings China and the world a positive rol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helpful to guide China to fulfill its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to construct the image of a responsible country, to find a reasonable answer for the concrete practice, and to guide the practice by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na to establish a more responsible image of a great power, to integrate China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ainstream society at a lower cost and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dhere to the road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world.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with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China's rise has not only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economy. It has also contributed to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The reality of China's rise has been actively or passively accepted by some major powers. "China's responsibility theory" is in fact a step forward. China has certain principles.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Chinese people, for the world and for the future. China's development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world. Similarly, the prosperity of the world needs China. In short, China's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to accurately position, properly undertake, and ensure peaceful developmen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双伍;赵良英;;机遇与挑战:理性看待“中国责任论”[J];江汉论坛;2010年11期
2 付纯;;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崛起与美国领导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3 管一颖;;关于中国的和平崛起[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陈向阳;;对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几点看法[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刘建飞;;中国崛起进程中的大国责任[J];探索与争鸣;2011年07期
6 程也;;阎学通:中国要培植国际战略信誉[J];社会观察;2011年01期
7 陈瑾;;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谈中国崛起中的“影响力”与“责任感”[J];知识经济;2011年09期
8 董珊珊;;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外交战略转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04期
9 刘靖华;二十一世纪20~30年代中国崛起及外交战略选择[J];战略与管理;1994年03期
10 傅梦孜;大国挑战论何以难休?[J];世界知识;2005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的文化内涵[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2 吴苑华;;中国崛起:后美国世界的希望——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中国观[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3 任晓;;中国的国际责任:是什么和为什么[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冯新铭;;中国的发展不会对日本产生威胁[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5 卓大宏;;一门新的专业在中国崛起——OT的创新[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作业治疗学组成立暨首届中国作业治疗论坛资料汇编[C];2011年
6 王公龙;;国家利益、共有利益与中国国际责任观的建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7 伍福佐;;中国能源外交与国际责任:以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为例[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8 石文龙;;和谐世界与中国国际责任理论之构建[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陈波;;“中国责任论”与中国对国际责任的历史体认[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10 石文龙;;国际法与中国国际责任理论之构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建勉;中国崛起需要培育成熟的国民心态[N];西安日报;2011年
2 高祖贵 左方舟;论中国面临的外交挑战[N];学习时报;2011年
3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李巍;出口支撑不起中国崛起的大厦[N];南方日报;2010年
4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 陈昕;中国崛起的文明因素[N];文汇报;2011年
5 薛治国 吴仁辉 ;中国崛起让邻国受益[N];海南日报;2004年
6 作者 布伦特·汉农;中国崛起 邻国受益[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杨雪冬;大国成长中需保持平和心态[N];文汇报;2009年
8 扬尼斯·加齐乌尼斯;中国全球影响力仍没超过美国[N];国防时报;2010年
9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生 杨原;中国崛起困境:同美国竞争国际安全市场[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田晓玲;对中国的悲观预测都已破产[N];文汇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兵;身份与责任:中国国际责任观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2 潘t ;哲学创新与中国崛起[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韦红;东盟地区主义的发展与中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红;国际组织的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卡林(Karim BATHILY);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一种双赢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7年
6 王秀梅;国家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聂继永;全球化与中国崛起[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杨守明;中国和平崛起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珏;权力与声誉[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廖卫民;传播与国运[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娜;崛起背景下的中国国际责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韩发展;东亚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反应:中国的机遇与挑战[D];山东大学;2012年
3 于凯燕;东亚地缘政治环境对中国崛起的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何秋杰;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国家形象塑造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孔凡立;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大国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徐梅霞;欧盟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及中欧关系的发展[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义明;21世纪支撑中国崛起的雄鸡发展战略模式[D];河南大学;2004年
8 管征峰;论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9 薛峰;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海权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段静;论中国国际责任承担[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3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83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