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中东的国家利益解读
本文选题:俄罗斯 切入点:中东 出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摘要】: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大国外交博弈再次聚焦中东。对当前俄罗斯而言,维护自身在近邻中东的利益显得更为迫切。俄与中东一直保持着传统上的人文联系和经贸往来,苏联解体后,俄周边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使得中东成为俄保障北高加索领土安全,维系完整地缘政治空间,控制世界油气资源运输及保护三海海洋利益等一系列关系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战略区域。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决定了俄罗斯中东外交政策。
[Abstract]:With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pattern, the game of great power diplomacy focuses on the Middle East again.For Russia today, it is more urgent to defend its interests in the Middle East.Russia and the Middle East have always maintained traditional cultural ties and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changes in the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around Russia have made the Middle East a place where Russia guarantees the security of the territory of the North Caucasus and maintains a complete geopolitical space.Controlling the transportation of world oil and gas resources and protecting the marine interests of the three seas are a series of important strategic regions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security interests of Russia.Russia's interests in the Middle East determine Russia's foreign policy in the Middle East.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K08143075)
【分类号】:D85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玮敏;;跨国公司的国际人权责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赵丹;陈鸿燕;;从伊拉克战争看国际法对大国的制约[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3 徐希军;胡适何以认同理想主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闫坤;张磊;;试论日本文化外交中软权力的应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黎海波;;外交胜于军事:波斯对希腊城邦遏制成功探因——一种现代国际关系视角的解读[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6 刘翠静;;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能源外交研究动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7 赵书昭;张建;;浅析影响中俄关系发展的几个变数[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8 张培林;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侵蚀及主权国家的对策[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9 张友国;中亚利益格局中的美国与中国[J];东北亚论坛;2004年03期
10 周绍永;;冷战后泰国对缅甸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实质[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新光;齐峰;;中国与东盟的气候合作机制[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王卓;;议企业外事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A];华章(2014)[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承就;古巴共产党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晓军;冷战后俄罗斯军事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静;中俄在中亚的共同利益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道明;阿塞拜疆在欧亚格局中的战略地位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7 熊昊;入盟后波兰对美欧俄外交政策演变[D];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
8 盛海燕;冷战后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君;俄罗斯对外军事技术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庆伟;美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的监管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立;影响以色列和土耳其关系的因素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顺;海合会国家对美、中外交政策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晋伟;俄罗斯与欧盟能源管道合作与争议[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先其;“一国两制”构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梁志波;国际制度视角下的气候变化全球综合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姚楠;论在中国新疆及其周边国家打击“三股势力”的国际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8 林萍兰;文化软实力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隆兴;萨科齐政府对华政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树秀;当代国际政治中的大众传媒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灵;;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政治环境研讨分析会综述[J];太平洋学报;2005年10期
2 刘志财;白海燕;;中国地缘政治环境略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林开彬;;缅甸独立以来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外交政策选择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涛;;中国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J];英才;1999年10期
5 ;我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面临的压力[J];大连干部学刊;2000年02期
6 孟祥军;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战略选择[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赵海月;;中国地缘政治环境与中国战略安全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6年04期
8 张辉;;中国西部地缘政治环境与对策探析[J];社科纵横;2009年04期
9 蔡鹏鸿;;中国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及其影响[J];国际观察;2011年01期
10 黄凤志;孙国强;;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的新变化与中国的应对[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姜毅;不轻松的“平衡”[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罗铮;理性看待中国国防费[N];解放军报;2014年
3 农工党保定市委主委 孙建恒;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N];保定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于凯燕;东亚地缘政治环境对中国崛起的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喜要;越南革新开放以来地缘政治环境下的外交[D];云南大学;2013年
3 陈东山;论中国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印度因素[D];暨南大学;2002年
4 曲文娜;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与睦邻外交政策[D];吉林大学;2006年
5 刘显著;北约东扩对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蓝强;冷战后俄罗斯的中亚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91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9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