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中国气候援助
本文选题:南南合作 切入点:气候援助 出处:《国际展望》2015年01期
【摘要】:气候援助是指有关国家或国际组织为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而采取的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开展的资金、技术等援助措施。气候援助是国际社会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备相对突出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中国于本世纪初开始实施南南合作框架下的气候援助。通过这一实践,中国确立了相对完整的气候援助理念,即坚持气候援助与总体对外援助的统一性,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导向,倡导南北合作与南南合作"共存并进",确保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通过这一实践,中国还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气候外交体系,丰富了中国对外援助的模式和内涵,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为更好地履行中国所担负的国际责任,促进中国气候援助的更大发展,中国应基于既有实践,建立气候援助的长效机制,巩固和深化南南合作型气候外交的模式和途径,持续推进气候治理技术革新,采取多种方式打造气候援助的话语权。
[Abstract]:Climate aid refers to the financial, technical and other assistance measures taken by countries 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o cope with and adapt to climate change.Climate assist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cope with and adapt to climate change.Because of its outstanding financial and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China began to implement climate assistance in the framework of South-South cooper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Through this practice, China has establish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concept of climate assistance, that is, to adhere to the unity of climate aid and overall foreign aid, and to adhere to the basic orien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rough this practice, China has further improved its climate diplomacy system, enriched the pattern and connotation of China's foreign aid, and advocated that North-South cooperation and South-South cooperation "coexist and advance side by side" to ensure equality, mutual trust, tolerance, mutual learning, and win-win cooperation.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In order to better fulfill China's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ies and promote the great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climate assistance, China should, based on existing practice,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climate assistance and consolidate and deepen the models and approaches of South-South cooperation in climate diplomacy.Continue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limate governance, and adopt a variety of ways to build the voice of climate assistanc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欧盟气候外交与中国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YJCGJW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P467;D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弘;;中国援外六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娄亚萍;;从中国对非援助看中国的软权力[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2 明成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科学认识时代主题[J];党史文苑;2010年06期
3 孙超;;前行中的困顿:京都时代与后京都时代的俄罗斯气候环境外交[J];俄罗斯研究;2010年06期
4 胡再勇;;对外援助领域的经济外交[J];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07期
5 王蕊;;国际发展援助经验对我国援外工作的借鉴[J];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08期
6 唐丽霞;周圣坤;李小云;;国际发展援助新格局及启示[J];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09期
7 朱丹丹;;国际援助体系与中国对外援助:影响、挑战及应对[J];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03期
8 潘亚玲;;中国特色对外援助理论建构初探[J];当代亚太;2013年05期
9 赵斌;;新兴大国气候政治群体化的形成机制——集体身份理论视角[J];当代亚太;2013年05期
10 徐小红;;中国对外经济援助:历程、特色与反思[J];国际援助;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康晓;;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视角下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兼论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可能贡献[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2 Li Anshan;Xu Mengshui;Wang Cheng'an;Zhao Changhui;Li Lin;Pan Huaqiong;Liu Haifang;He Wenping;Zeng Aiping;Imene Belhadj;Hicham Wazzani;Antoine Lokongo;Zhang Weijie;Yang Tingzhi;Mr.Ye Xiaolin;Liu Shaonan;;The 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From a Sustainable Perspective[A];China and Africa in a Global Context(Volume Ⅱ)[C];2013年
3 宛如;;中非合作论坛与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之比较[A];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3)[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良英;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构建[D];武汉大学;2010年
2 侯明;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援助政策(1947-1972)[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建英;国内结构与制度影响:国际气候制度在中、美两国的影响研究(1990-2010)[D];复旦大学;2011年
4 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D];南开大学;2009年
5 王文奇;美国安全战略与对外援助政策研究(1989-2008)[D];吉林大学;2010年
6 王玉红;和合发展:中国对非洲援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华;欧洲联盟对外关系中的“人权条款”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朱焱;中国气候外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9 蔡劲松;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10 陈潇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民族自治县政府自治权实施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治;后京都时代的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盼盼;“中国环境威胁论”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许艳萍;国际气候政治博弈及中国的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伟涛;中国与欧盟对非洲援助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代云;当代中国对外援助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杜倩;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领域的国际援助与合作[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萌;全球化时代的科技外交:理论与实践[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陈嶷;论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国际开发署对东盟国家的援助[D];厦门大学;2009年
9 陆蓉;合作型援助与支配型援助[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刘志坚;苏联对越南的援助政策研究(1961-1978)[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全龙;陈春;;关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巩固与发展的调查[J];林业经济;2008年12期
2 茅于轼;;气候变暖与人类的适应性——气候变化的物理学和经济学分析[J];绿叶;2008年08期
3 周弘;张浚;张敏;;外援与发展:以中国的受援经验为例[J];欧洲研究;2007年02期
4 吴青柏,陆子建,刘永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监测及近期变化[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01期
5 张海东;罗勇;王邦中;董文杰;王志强;;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2期
6 张建云;王国庆;杨扬;贺瑞敏;刘九夫;;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影响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年05期
7 何建坤;刘滨;王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的挑战与对策[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牛春霞;刘峰贵;曹广超;沙占江;周强;密文天;;玛多县沙漠化驱动因子定量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新中国50年经济建设成就统计资料摘编之六 建国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发展[J];求是;1999年21期
10 陈剑池,金蓉玲,管光明;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调水量的影响[J];人民长江;199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评论员;[N];人民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逸舟;;三大需求:发展、主权与责任[J];世界知识;2000年05期
2 ;《中国外交》(2004年版)出版[J];世界知识;2004年15期
3 ;“中国年”的效应[J];世界知识;2006年02期
4 徐秋涛;;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J];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5 龚文录;;米亚特·舒克维奇博士在中国外交学会的讲演——南斯拉夫改革的形势与经验[J];世界知识;1989年10期
6 ;《新中国外交四十年》即将出版[J];世界知识;1989年19期
7 乐辰;;新中国外交之路——中国外交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知识;1996年23期
8 肖月;;新中国外交界中的“报人群体”[J];世界知识;1997年14期
9 言极;周恩来一小时拟就的发言稿[J];世界知识;2004年19期
10 金雨;八年后才公开的照片[J];世界知识;2004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公龙;;论中国外交的观念变革[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欧阳程奕;;价值视阈下的新中国外交:1949-2009[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李志永;;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牛军;;五十年的中国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牛军;;冷战与80年代的中国外交[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6 牛玉峰;;邓小平与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外交[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马驰;;略论邓小平对中国外交事业的贡献[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仇发华;;从朝鲜核问题的演变看中国外交倾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9 ;党领导的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与经验[A];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卫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的中国外交战略与策略选择[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国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刘建飞;理性考评中国外交[N];学习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谢方;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将更加积极主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尹承德;今年中国外交有亮点[N];解放日报;2012年
5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杨成绪;2013年的中国外交:全面把握机遇 沉着应对挑战[N];解放日报;2013年
6 ;读“蓝厅热词” 把脉中国外交[N];人民日报;2013年
7 钟声;预测中国外交的关键[N];人民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廖勤;习主席首访指引中国外交新风向[N];解放日报;2013年
9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王逸舟;关于中国外交变革的若干思考(二)[N];东方早报;2013年
10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王逸舟;关于中国外交变革的若干思考(三)[N];东方早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九仙;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2 任远U,
本文编号:1708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08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