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英美均势战略的比较与中国应对制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08 12:26

  本文选题:英国 切入点:美国 出处:《太平洋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英国"大陆均势政策"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具有共同的思想渊源,但两者也存在着差异。从地缘政治看,英国以海权控制大陆;美国则以海权控制海域。从战略目标看,英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安全;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主要是为了维持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从制衡手段看,英国主要采用单一的军事手段,美国采用军事、经济和规则等多种手段。相对于英国来说,美国的平衡战略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国应根据这些特点确定反制衡的思路,针对不同对象进行灵活反制;把握好反制衡的尺度,并在斗争中积极进行合作。
[Abstract]:The British mainland balance of power policy and the American Asia-Pacific rebalance strategy have the same thought origin, but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From the geopolitical point of view, Britain controls the mainland by sea power,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controls the sea area by sea power.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trategic objective, the main purpose of Britain's "continental balance of power" is to safeguard its own security, while the United States'"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is mainly aimed at maintaining hegemon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hecks and balances, Britain mainly adopts a single military means,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adopts military, economic and regulatory means.Compared with Britain, the balanc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presents new characteristics.According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China should determine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counterbalance, deal with different objects flexibly, grasp the yardstick of counterbalance, and cooperate actively in the struggl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2BGJ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871.2;D856.1;D8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杨晓龙;东亚区域主义与中国周边外交[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汪效驷;试论西欧基督教文化的兴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沈文辉;;从宗教视角透视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悖论[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5期

5 范鸿达;洪正;;中国在中东的风险分析:以海湾地区为例[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4期

6 邹函奇;评析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理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吴疆;王先丽;;“新布什主义”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周少来;亚里士多德政治逻辑的当代释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张乃根;;论国际法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10 蔡丽华,孔庆茵;三种现实主义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经典现实主义、防御型现实主义与政府中心型现实主义[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亚玲;;中国人对美国的网络民族主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刘锦前;;从费尔干纳到瓦济里斯坦——中南亚恐怖新高危地带评析[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温树斌;;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辩证思考——理论和实践的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4 浦启华;;和谐世界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中国未来新的战略态势——三环外交[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林民旺;;国内观众成本与国际合作[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6 赵广成;;国际体系的中产阶级化与没有收益的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7 陈小鼎;;探析结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理论的构建[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8 杨原;;大国崛起进程中的合法化策略与制衡规避[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9 董彦良;;进攻性现实主义与秦国的兴起[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10 凌胜利;;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动力探析[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4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鄢显俊;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云南大学;2010年

7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燕军;二战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D];西北大学;2011年

9 王勇;东亚共同体建构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世雄,王义桅;霸权均势:冷战后美国的战略选择[J];美国研究;2000年01期

2 李德芳;冷战后均势战略的必要性分析[J];发展论坛;2003年12期

3 娄伟;;大国均势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J];湖湘论坛;2008年01期

4 张琪;;均势战略的作用与局限[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年Z1期

5 张辉;;均势战略刍议[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6 施力云;;西方均势战略反思[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7 陈洪;;冷战后美国的印巴战略选择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8 寒竹;;美国均势战略是亚洲之祸[J];社会观察;2012年10期

9 于宁宁;于耀洲;;冷战后东北亚地区霸权与均势战略的制衡[J];人民论坛;2012年35期

10 张辉;试论国际关系中的均势战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广振;;冷战后东盟的软均势战略[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2辑[C];2014年

2 李广振;;冷战后东盟软均势战略原因分析[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2辑[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博士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瑞景;美国纵容日本后患无穷[N];世界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敏;冷战后美国东北亚霸权均势战略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沈贺;东盟以小制大均势战略透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平;均势战略与战后初期英国外交政策的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21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21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0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