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理论:反思与前瞻
本文选题:国际组织研究 + 国际政治理论 ; 参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国际政治理论致力于解释国家间冲突合作问题的学术任务及其"无政府国际体系-国家理性选择"概念框架,使其无法容纳国际组织进化、分化、自组织等组织特性。曾经寄生在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国际组织理论需发展自己的概念框架。该理论构建需关注国际组织的本体而非成员国特征,摒弃无政府状态世界观而看到渐进有序的国际社会,将国际秩序视为核心变量并赋予其创设型秩序和自发型秩序双重内涵,并将国际组织机构设置视为对多边利益结构而非对单体国家利益诉求的回应。国际组织决策逻辑不在于国家间政治对其决策的决定性,而在于其程序规则对国家间政治的约束和塑造。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is committed to explaining the academic task of inter - State conflict cooperation and its " non - governmental international system - state rational choice " conceptual framework , so that it cannot accommodate the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evolution , differentiation and self - organization .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heory that has been parasitism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needs to develop its conceptual framework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D8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英桃,胡传荣;女权/性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北京、上海两位女性国际政治研究者的对话[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12期
2 秦治来;理性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及其批判[J];阴山学刊;2005年03期
3 苏渔;;无边界(超越边界)的思索:21世纪的国际政治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4 资中筠;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J];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Z6期
5 戴羌平,于向东,朱西周;学习和坚持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王金根;论国际政治理论的综合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唐世平;作为信仰的国际政治理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8 唐世平;国际政治理论的时代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9 陈扬,汪伟民;国际政治理论范式之争及其重建[J];国际观察;2003年05期
10 曾勇;《国际政治理论》的方法论特色浅析[J];理论月刊;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兴泰;;构建中国特色国际政治理论的一项可能议程:国际政治的国家行为理论初探[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中国崛起颠覆传统国际政治理论[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伍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一个革命时代,学会像革命者一样思考[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徐庆超;中国外交:结构性掣肘中把握适切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肖艳艳;是文化差异还是蛮不讲理[N];浙江日报;2014年
5 查道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外交的结构性掣肘[N];东方早报;2011年
6 江岸;愿和谐成为“世界语”[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孙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绪生;斯大林国际政治理论与外交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林林;国际政治视阈中的“和而不同”[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姬高生;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两大流派[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本文编号:1731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3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