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拉合作的世界体系结构分析
本文选题:世界政治经济体系 + 世界体系结构 ; 参考:《教学与研究》2014年04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及其结构的解析,说明了上世纪中、拉与发达国家合作的困境,解释了中国与拉美国家未能深入合作的原因,并在探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关系变化的基础上,指出了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及其刚性结构对拉美国家发展的影响,进而通过对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拉合作的现状的分析,阐释了深化中拉合作之必然性和可能性,以及中国在拓展外交过程中深入到美国的"后院",是战略上对美国重返亚太、遏制中国的回应。其分量是美国在遏制中国时不得不顾及的。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worl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and its structure,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dilemma of cooperation between Latin America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last century, and explains the reasons why China and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fail to cooperate in depth.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changes in world economic relations since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impact of the worl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and its rigid struc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ino-Latin American cooper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deep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Latin America are explained.China's strategic response to the return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o containing China is to go deep into the "backyard"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process of expanding its diplomacy.Its weight is something that the United States has to take into account when it comes to containing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D822.3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家栋;;中美在中东的共同利益与分歧[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2期
2 金良祥;;解读美国反恐兵力部署政策调整[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6期
3 赵晓琴;;“9·11”之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
4 傅菊辉;陈亚东;;试论恐怖主义问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J];长江论坛;2007年01期
5 梁利珍;;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7期
6 李建中;印度国大党与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盛衰根源比较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刘青建;张凯;;结构压力与进程动力:中国和平崛起的体系层次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1年10期
8 傅菊辉;陈亚东;;试论恐怖主义问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张凯;;中国的中亚战略浅析[J];兰州学刊;2009年S1期
10 舒前毅;姬晓辉;饶永刚;;大国崛起的国际经验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江舟;基于和谐理念的中国软实力建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王书峰;美国退役军人教育资助政策形成与变迁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3 张玉国;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艳飞;论美国《1944年退役军人权利法案》的出台[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大标;冷战后地缘视角下的美国对印战略透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立志;布什政府“大中东民主计划”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忠磊;宪政制度背景下的强政府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5 盛仕英;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降低执政成本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6 周轶;乔治·W·布什政府任期内美国的中东政策[D];青岛大学;2009年
7 孙敬龙;“美国治下的和平”的构划与悖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凯;冷战后东南亚和平[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海热古丽·斯马义;论当代恐怖主义的特点及其演化趋势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10 姜艳;东亚安全合作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青岛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江松;努力开拓政治理论课教学“面向世界”的新领域——开设《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课程的两个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2 朱琳 ,路寻;改进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教学刍议[J];教育与现代化;1990年03期
3 房广顺;;略论世界政治经济的形成与发展[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4 朱超南;;研究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现实意义[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5 郑保国;世纪初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特点[J];当代世界;2001年06期
6 余永定;;“9·11”事件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J];理论参考;2001年01期
7 关正标;;试论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转折中和平崛起的全新道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1期
8 冯特君;崔■;张继坤;;关于开设“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一课的设想(二则)[J];教学与研究;1986年04期
9 王忠;试论《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10 周瑞华;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程新章;;制度化霸权机制探析[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熊云;从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中把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律[N];人民日报;2004年
2 任彦;探索合作新模式[N];人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印度与南非携手促进南南合作[N];光明日报;2009年
4 陈天祥;谈如何学好《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5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 汝信;两条道路 两种前景[N];光明日报;2014年
6 金欣;中国外经贸取得六大成就[N];国际商报;2002年
7 钟声;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N];人民日报;2011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张新宁;2013年度全球左翼论坛在纽约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本文编号:1731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3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