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变局后沙特外交理念与范式的新变化
本文选题:沙特外交 + 集体安全 ; 参考:《西亚非洲》2015年02期
【摘要】:中东变局使沙特内稳外联的外交战略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中东政治动荡、恐怖主义及来自伊朗的威胁,被沙特视为对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构成威胁。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叠加迫使沙特必须改弦更张,以新的外交姿态和行动加以应对,以恢复地区稳定,维持沙特的伊斯兰领袖地位。但由于在海合会整合、阻击伊朗、叙利亚干涉等问题上未能取得预期成果,沙特的新外交和对地区事务的参与受到极大的限制。
[Abstract]:The change in the Middle East has put Saudi Arabia's diplomatic strategy of stable outreach to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Political instability, terrorism and threats from Iran in the Middle East are seen by Saudi Arabia as a threat to national security and regional stability.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forces the Saudis to change course and respond with new diplomatic postures and actions in order to restore regional stability and maintain Saudi Arabia's position as Islamic leader. But Saudi Arabia's new diplomacy and participation in regional affairs have been severely limited by the failure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results on GCC integration, interdiction of Iran and Syrian intervention.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伊斯兰使命、撒旦话语与革命后伊朗的外交安全战略研究”(14BGJ037)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东地缘政治变化新趋势及中国的中东战略研究”(2012ZED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15.4;D83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文虎;;文明冲突 文明对话 文明交往——三种“文明观”的外交理念和实践及发展趋势[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闫自兵;;中国新时期的外交理念[J];群文天地;2012年18期
3 王明进;;李克强外交理念的共赢效应[J];人民论坛;2013年19期
4 卢光盛;;从“诚”的外交理念看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关系[J];世界知识;2014年05期
5 任佐文;;从传统文化视野看中美外交理念的差异[J];考试周刊;2012年33期
6 汪浩;周恩来的外交理念与21世纪先进文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高辉;浅析新中国外交理念的转换[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姜英梅;试析沙特外交资源与外交理念[J];阿拉伯世界;2005年02期
9 王建强;;从参与到融入——中国外交理念的转变与中国参与世界的历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顾伟黎;;从和平到和谐:中国外交理念的历史性飞跃[J];创新;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洁勉;;试论新中国外交理念发展和战略定位变化[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赵启正;;总编的话[A];公共外交季刊2010夏季号(总第2期)[C];2010年
3 胡道明;;论中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兼析“和谐世界”外交理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4 黄云静;;中国对东南亚的佛教交流[A];公共外交季刊2011冬季号(总第8期)[C];2011年
5 覃秀红;;现代性视角下的明朝永乐时期对外关系浅析[A];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参与记者 刘恺 宋宗利 应强 田栋栋 宋晨 陈莹莹 王帆 伍海燕 叶书宏 赵燕燕 文史哲 等;“用一种最朴实的方式宣示中国的外交理念”[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2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研究所 王存刚;中国外交理念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毛晓刚;“真实亲诚”交朋友彰显中国外交理念[N];北京日报;2013年
4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庄雪雅;中国诚意,,筑起印尼“国家骄傲”之桥[N];人民日报;2014年
5 肖f^ 牛勇;“和”:中国外交理念的植根之道[N];吉林日报;2009年
6 菲扎尔·拉赫曼 巴基斯坦中国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的发展是世界之福[N];人民日报;2014年
7 记者 辛俭强;“亲诚惠容”推进周边安全与繁荣[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8 记者 刘华;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议长[N];人民日报;2014年
9 记者 彭茜;这里,是韩国研究中国的“桥头堡”[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10 记者 赵明昊;刘云山会见柬埔寨人民党代表团[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小兰;论国际政治大舞台下的中国“和谐世界”外交理念[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向前;中国和谐外交理念视角下的亚太地区国际秩序转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郭全;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D];辽宁大学;2011年
5 刘萍;公共外交理念对地方政府对外宣传的启示[D];四川大学;2007年
6 韩益;中国对非关系的伦理探析(1955-1978)[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常伟民;“和谐世界”概念正论[D];外交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798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98103.html